兩岸史話-北伐大將臧卓回憶錄 投奔兩廣人才濟濟(六)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即從他手下的軍隊發展而來。(本報系資料照片)
南京總統府的今夕。(本報系資料照片)
伍廷芳是清末活躍的外交官。(本報系資料照片)
自孫總理在廣州成立大元帥府,今總統蔣先生創建黃埔軍官學校,組織國民革命軍,矢志北伐。於是各路風流人才,皆在蔣先生領導下努力革命,至於陳銘樞、鄧演達等,嗣後凶終隙末,容當別論。
黔軍總司令袁祖銘本第三陸中畢業,起自民初,擁兵10餘萬人,所部多同學。其著者爲第十軍軍長天王培。北伐時袁駐常德,以另一種微妙關係,爲唐生智所部軍長周斕所誘殺。王以駐防宜昌倖免於恐,但至民國17年於蔣先生第一次下野時爲當局所殺。黔軍自此消滅。
湖南在民國35年多爲北軍圖南要衝。自唐生智以旅長崛興,參加革命任北伐前敵總指揮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耀兵江漢,兼主湘政。所部擴至五軍。同學統兵者,有劉興、何鍵、李品仙(廣西人後入桂系)、葉琪(後轉桂系任第四集團軍參謀長,墜馬死)、周斕、劉建緒……等幕僚有張翼鵬、龔浩、晏勳甫,一時稱盛。
只因急功近名,舉棋不定,一誤於寧漢分裂,再誤於鄭州反蔣,終致依違寧粵,壯志就湮,刻在大陸,坐毀前功,良堪浩嘆。獨何鍵一部效順中央,久主湘政。劉建緒亦以抗日效命疆場主政福建。今則遯跡巴西,變名終老。而何氏則於前年病死臺島。30年來,風流雲散,變幻如斯,而擾攘未已,果何爲哉!
山西同學,隸閻錫山旗幟之下者,第一期爲楊愛源、周玳、袁甲三、孫楚等。餘多爲第五期,如傅作義、王靖國、李生達、李服膺、陳長捷(福建人,在傅部曾任第五集團軍總司令,淪共前,任天津警備司令,被俘,爲閩籍同學之唯一帶兵官)。除傅部以「局部和平」號召投共及少數隨閻在臺外,餘如王靖國等,當己爲五百田橫矣。
東北軍方面,一期有榮臻、鮑文樾、胡毓坤、魏益三、蘇炳文等。而蘇曾以抗日將軍與馬占山並稱,後來以軍事參議伴食南京,更無建樹。惟在第一次直奉戰失敗之後,楊宇霆、江朝六等整頓奉軍,正當第五期畢業,故用者亦多,富雙英、劉一飛等是。劉曾一度任察哈爾省長(張作霖任命),餘多不憶。
自孫總理在廣州成立大元帥府,今總統蔣先生創建黃埔軍官學校,組織國民革命軍,矢志北伐。於是江蘇同學顧祝同、錢大鈞、韓德勤、王懋功(陸小轉士官)、李明揚(陸小)、沈靖、周朝宗(東江戰役陣亡);江西同學劉峙、賴世璜、熊式輝(賴爲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
蔣先生下野期間,爲當局所槍決,熊氏接編其軍爲第五師,任淞滬警備司令,所資以發展者)、李師愬、曹浩森、王澤民等;廣東陳銘樞、蔣光鼐、鄧演達、黃琪翔、李章達,餘漢謀、香翰屏、羅卓英、薛嶽、鄒洪、李漢魂等;浙江陳誠,安徽戴戟,雲南李宗黃,湖北劉文島等無慮數百人,或任教,或治軍,皆在蔣先生領導下努力革命。至於陳銘樞、鄧演達等嗣後凶終隙末,容當別論。
世所號稱「桂系」之廣西軍,北伐時李宗仁(陸軍第三中學第一期)以第七軍軍長轉戰於鄂贛之交。迨民國17年,西取武漢,戰勝唐生智,升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與蔣先生時有離合,每能自固其圉;抗日期間,以戰區司令長官,戰勝臺兒莊,終始其役,聲譽鵲起,行憲時當選副總統,大陸危急,以代總統棄國飛港,寄寓新州,不免爲親者所痛,誠盛德之累也。此一集團,尤人才濟濟。
如以李白並稱之小諸葛白崇禧,治桂有年之黃旭初,奔走活動之黃紹竑、參謀長張任民、先後任安徽主席之李品仙(初隸唐生智,後因政局變化回桂)、廖磊、夏威及第七軍副軍長樑朝璣等。
今副總統陳誠,字辭修,浙江青田縣人,保定第八期畢業。自服務黃埔軍校以至北伐、剿共、抗戰、戡亂,無役不從。及今以副總統兼行政院長,30年來,受蔣先生特達之知,負贊勷復國之重任。爲人苦幹實幹,辦事認真,尤其立身廉。
皆幹練有爲之輩
其所拔識之同學,如薛嶽、郭寄嶠、羅卓英、鄒洪(死於廣東保安總司令任內。鄒羅與陳爲盟兄弟,當倚爲左右手)等皆八、九期幹練有爲之輩。近年在臺,頗能以土地改革,享譽國際。今後事業,誠未可量。若更和易其心情,恢宏其氣宇,完成復國之大任,以慰海內外喁喁之望,則留名青史,毋待外史氏之頌禱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