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不畏貿易戰 消費升級實力發威

剛結束的中秋節假期,大陸民衆再度展現過人消費力。但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大陸民衆的消費行爲明顯改變:吃東西,要吃出新意旅遊,要玩出個文化創意,「夜間經濟」愈來越夯,顯示大陸內需經濟持續升級,成爲推動大陸經濟繼續增長的重要推力。

根據京東數據研究院公佈的統計顯示,在中秋節的前兩週,綜合口味月餅銷售量佔總銷售量的48%,更是去年同期的2.7倍,這反應出如今的大陸消費者已不再滿足於單一種類的消費。而且口味方面,也跳脫出以往的選項,新的口味,如水果奶黃等新的商品,銷售量也大幅成長,折射出嚐鮮和嘗新,已成爲重要的新消費概念

除此之外,在京東的大數據報告中,還點出除了月餅外,酒類,特別是葡萄酒白酒,或是健康食品堅果等商品,銷售量也明顯上升;中秋節前夕,葡萄酒銷售量是平時的1.6倍,海鮮與水果的銷售,則是平時的1.74倍,民衆的消費實力與消費概念,均在同步增長中。

而根據大陸官方的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到8月底爲止,社會消費品零售金額人民幣26.2兆元,消費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8.2%,增長速度與前7個月的增幅差異不大,顯示大陸的消費力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

若觀察8月份單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年增率爲7.5%,若扣除汽車後的消費品零售金額,年增率爲9.3%,增速較7月份的年增率略加速0.5個百分點;其中最能代表消費升級的商品,如化妝品類的年增率超過10%;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速更達20%,凸顯出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正在加速。

其實這個趨勢,在由電商主辦的「618」年中購物節中也可看到跡象。大陸市場調查公司Analysys就發現,近年來大陸的小型城市農村地區的消費者在消費上,不再只是關心產品的價格,而是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品質,這和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行爲已漸趨一致。由於大陸小型城市與農村地區人口,約佔總人口數的近七成,因此這些地區消費升級所帶動的內需消費,有着極大的成長空間

雖然大陸GDP增速從21世紀初的高點逐步滑落,但是大陸仍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料顯示,大陸將爲2019年的全球GDP增長貢獻達33%。

且隨着大陸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從政府主導的固定資產投資型,向由服務主導的內需型經濟轉變,預期大陸經濟增長的品質、經濟效率以及由此產生的現金流與獲利能力,都將獲得改善。如今,服務於新經濟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而大部分經濟增長也都是來自這些新經濟板塊的消費產業

目前大陸消費者經過多年的市場洗禮後,已經越來越理性的面對購物狂歡節,購買商品時,除了要買對的產品,還會選擇能夠表現自己個性與價值的商品,兼具質的消費以及感性的消費,這些消費升級的概念,對於大陸內需經濟增長將發揮極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