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字節跳動是交易藝術還是勒索詐術?

陸媒質疑字節跳動交易藝術還是勒索詐術?圖爲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郡卡爾弗城拍攝的TikTok公司標誌。(新華社)

大陸新華每日電訊26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字節跳動與美國相關企業近日達成所謂的「三方協議」。與之前強制售賣、關閉運營TikTok等蠻橫做法相比,這次美方貌似退了一步,但從媒體披露的協定內容看,這其實是美方耍弄的伎倆套路,其真正目的是通過極限施壓,步步爲營,最終套取這家中國在美企業包括人事、股權與核心技術在內的全面控制權,是赤裸裸的打着「商業合作」旗號實施巧取豪奪。

文章表示,隨着美方「圍獵」劇本逐步展開,「美式陷阱」的路徑已經非常清晰:先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名義發難,輔以行政命令輿論放風,形成「欲徹底封殺而後快」的悲觀預期,之後再引入商業資本從中漁利,行政權力與商業運作相互配合脅迫交易,步步進逼目標企業核心控制權的底線。整個過程,舉大棒、搞恫嚇、設陷阱、帶節奏,貌似操控談判的「交易藝術」,實則手套白狼的「無良詐術」。

文章認爲,針對這種赤裸裸濫用國家權力訛詐外國企業的霸凌行爲,一味綏靖無異於縱容,企業唯有據理力爭、堅定捍衛合法權益才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文章分析,回到「協議」本身,如果媒體披露內容屬實,那麼這完全是大棒之下的「城下之盟」,不平等是其最大的污點

其一,「協議」對公司人事權進行了強制安排,未來字節跳動可能失去對新公司管理權的主導。

其二,據CNN等美國媒體報導,「協定」一旦簽署,美方可能會以「審查」原始程式碼的形式獲得TikTok的全部原始程式碼及其更新,所謂「可信技術提供商」是否可信、核心技術資產能否保得住,這都是疑問。

其三,達成所謂「協議」的同時,美少數政客又叫囂,「美國公司必須完全掌握TikTok,否則將拒絕批准協議」。如此一再出爾反爾,毫無解決問題的誠意,如果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掌控企業,那麼當前一切談判只是無謂的鋪墊演戲而已。

文章強調,未來TikTok交易案如何發展仍存巨大不確定性,但事實已經清晰地指向兩個結論,也是全球所有企業進入美國必須面對的現實:

其一,美國對於具有競爭優勢的非美企業的打壓會毫不留情,爲了維護其技術霸權可以公然違反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否定其一貫標榜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原則。所以,心存僥倖,以爲順應其單方面規則就可以避免損失,這絕無可能,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等都是前車之鑑。

其二,中國超大規模人口資料支撐將孵化出越來越多在全球擁有技術創新優勢的高科技企業,字節跳動在美國的遭遇具有一定的先導性,其能否堅定捍衛自身權益,推動問題得到公正公平解決,將對中國企業的長遠利益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其初心絕不是變身一家美國企業。無數事實已經證明,以強大的國家作爲後盾,企業方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