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工資沒變爲何個稅越扣越多?別慌,其實沒虧

每月工資沒變,爲何個稅越扣越多?別慌,其實沒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最近,一些職工納悶:每月工資沒變,爲何個稅越扣越多?對此,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近日給出解釋,這種月度納稅“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的現象,是由於個稅改革後“稅率跳檔”造成的。

什麼是“稅率跳檔”?

這樣扣稅,我是“虧了”還是“賺了”?

怎麼查我今年繳了多少個稅?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還不清楚,不妨往下看。

收入越高,越早遇到“稅率跳檔”

工人日報報道,在北京一家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工作的職工洪皓向記者表達了他的疑惑。今年上半年,他的納稅額是270元,可到了年中時就變成了900元,他擔心臨近年底會不會再增加。

“個稅改革前是按月計算,月度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每月稅額基本不變。”李旭紅告訴記者,今年個稅的徵收由原來的按月代扣代繳改爲累計預扣法,這種計算方法的特點是年度內個稅扣除呈現前低後高趨勢,隨着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的提高,會產生“稅率跳檔”。

名詞解釋:【稅率跳檔】目前在我國,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收入扣減免稅收入、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7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部分按所對應的稅率級次分別計稅,這就是所謂的“稅率跳檔”。

如果一個納稅年度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元,預扣率維持在3%一級,當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萬元且不超過14.4萬元,預扣率會從3%跳到10%一級。這意味着,年初應納稅所得額較低時,適用較低級次的預扣率,隨着累計額的增加,會出現跳檔的可能。

適用稅率怎麼算,拿出工資條,對照下面這張表一看就明白。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以洪皓繳稅變化爲例。扣除“五險一金”後,洪皓的月薪爲1.5萬元,並享受每月1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他在1月預繳的個人所得稅應如下計算:

(15000×1-5000×1-1000×1)×3%=270元。由於此時年收入還沒有超過3.6萬元,是按照3%的稅率計算。

而到了5月時,洪皓的年收入已達到了4.5萬元,超過3.6萬元的“第一級稅率”,應按照第二級10%的稅率計算,因此5月的預繳額應爲900元。

有何優點

拉低稅負、年初“暴富”、不用補退稅

據中國網財經,業內表示,累計預扣法讓納稅人可以在最初的幾個月優先享受較低的預扣率,能夠獲得充裕的現金流。從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來說,其實是爲納稅人讓利的。

同時新的計稅方式,對月度收入波動大、一些月份免稅額度不足扣除的中低收入羣體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低稅負。

此外,使預扣的稅款最大趨同於年終的彙算清繳稅款,最大限度地減少退補稅情況發生,從而減輕徵納雙方的納稅成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取得綜合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於應納稅額的需要辦理彙算清繳。在累計預扣法下,如果納稅人只在一個單位取得工資薪金收入,無論他領取多少工資,預扣的稅款同最終彙算清繳的結果都會是一樣,次年就不需要再辦理補稅或退稅,減少了徵納雙方的辦理環節

全年繳稅總額不變,甚至變少了

繳稅一月比一月多,全年繳稅是不是也變多了?實際上,與按月代扣代繳相比,全年(同一年)的總納稅並沒有變化。

而受“起徵點”和稅率調整、實施專項附加扣除等因素影響,個人所得稅改革減稅效應明顯。

工人日報稱,雖然預繳個稅較年初時有所增加,但洪皓全年須繳個稅低於去年。李旭紅又幫他算了一筆賬,今年全年洪皓須繳個稅爲8280元,相比去年1.92萬元,少繳了1萬多元。

瞭解這些“知識點”後,洪皓喜出望外,“原來只是算法有變”。

受益於個稅改革的職工不止洪皓一人。從此前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前三季度數據來看,

居民消費能力提升,拉動了社會消費增長。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4426億元,累計人均減稅1764元。個人所得稅的減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費能力。

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蔡自力表示,這直接增加了職工收入,提升了職工的獲得感。

小貼士

怎麼知道我今年申報/繳納了多少個稅?

從11月1日起,2019年及以後年度的個稅申報記錄已可在線查詢。目前部分地區還上線了納稅清單打印功能

想知道今年你申報了多少,繳納了多少個稅嗎?這樣操作↓

首先進入自己所在地“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WEB端”。

可以直接按“地名+稅務局”(如北京稅務局)進行檢索,進入當地的稅務局官網再點擊“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

截自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官網

截自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官網

使用註冊過的身份證件號碼密碼,或“個人所得稅”APP掃碼登錄。

點擊頁面下方的【XX(地名)稅務特色應用】,即可找到相關功能啦。

經小編建議大家都查一下自己的個稅申報繳稅記錄,不僅是爲了瞭解自己的“收入水平”,還要確認自己有沒有“被任職”、“被髮工資”的情況。

如果有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進行了申報,那麼你的年度綜合收入彙算可能導致你的信息錯誤,甚至會讓你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