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市場爆紅 劉克襄撰文稱譽臺北版清明上河圖
▲菜市仔也可以是篇雋永的散文,作家劉克襄撰文稱譽「臺北版清明上河圖」。(圖/臺北市市場處網站)
地方中心/臺北報導
菜市仔也可以是篇雋永的散文,臺灣生態人文作家劉克襄所撰《木柵菜市場》一文,描述木柵市場匯聚多元族羣與多樣化在地食材之風貌,譽爲臺北版的清明上河圖;該文透過網路等媒介不斷傳播,讓「木柵市場」人氣竄升,現在市場裡除了來採買的老顧客外,更多了不少慕名前往的旅客,成爲另類觀光景點。
劉克襄曾於2008年創作《隱逝於福爾摩莎山林》一文,記述紐西蘭人費爾來臺尋找失蹤於阿里山森林的兒子魯本,期間因偶然聽到臺語歌後江蕙溫婉的歌聲,而獲得心靈撫慰的故事;該文經網路不斷轉載,輾轉讓江蕙得知後,出資邀請費爾於2010年再度來臺,聆聽她的現場演唱會,在國際間引爲佳話。
劉克襄在《木柵菜市場》裡記述,木柵市場是他買菜的小學堂,許多買菜的知識與訣竅,都是在人情味濃厚的木柵市場裡,與攤商攀談得來;木柵市場彙集了大文山地區的多樣物產,周遭又有大批隨國府撤臺的軍公教在此落地羣聚,大陸各地習用的食材更豐富了木柵市場的內涵。
在劉克襄眼中,木柵市場宛如臺北盆地的清明上河圖,躍然呈現這塊土地上的庶民生活百態。
臺北市市場處表示,傳統市場裡多樣化的在地食材與濃厚的人情味是量販店、超級市場等零售通路無法取代的。
以木柵市場爲例,其生鮮食材來源除了周遭貓空、草湳等山區的農作外,石碇、深坑、平溪的農畜產品,甚至宜蘭地區的三星蔥、員山溫泉絲瓜、高麗菜等皆從產地直銷而來,不但文山區的居民愛來木柵市場採買,就連石碇、深坑地區的居民也寧可捨近求遠前來光顧。另外,在其他零售通路買東西是無法講價的,店員也較不會跟顧客寒喧、閒話家常;而在傳統市場,討價還價,買菜送蔥是常見的事,對許多老人家及家庭主婦而言,討價還價,不光爲了省錢,也是一種樂趣與人際的交流互動。
市場裡也有部分攤商會主動提供顧客將貨品免費送到家的服務,這對提不動重物的老人家及趕着上班的上班族都是揪感心的服務。
年前來木柵市場辦年貨,不但有最新鮮實惠的食材可採買,還有不少年菜美食、伴手禮可選購,如寶珠古早味循古法,純手工製作的年糕、發糕、蘿蔔糕,讓人吃到懷念的滋味。孫豪記水餃堅持手工製作不用機器餃皮,每天4點即起牀杆麪皮,做餡料,因此水餃吃起來餡料飽滿,餃子皮香Q紮實。
銘記肉鬆其家族本身即在經營豬肉攤,注重豬肉品質,肉鬆絕對要求每天現炒現做,讓顧客享用最具口感的風味。冠盈茗茶專賣有機茶葉與產自臺灣各地的高山茶,還有自己的茶園,每年冬、春兩季採收的茶葉香名遠播,送禮自用兩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