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有信心打贏貿易戰 關鍵在習近平擁政治優勢

▲ 中美貿易戰逐漸升溫。(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中美雙方近期雙雙利用加徵關稅來打貿易戰,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5日報導,中國信心打贏的關鍵,正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政治方面優勢遠高於美國總統川普,可藉此妥善因應貿易戰附帶後果,儘管北京當局經濟籌碼不如美國。

報導指出,中國官媒將川塑造成一位企圖破壞全球貿易、不計後果的惡霸,在此同時,更將北京當局形容爲一名公平自由貿易的擁護者。而習近平利用此一僵局來傳遞訊息給中國共產黨,也就是美國決心阻止中國崛起,但對方再也不能這樣做,因爲「中國已經太強大了,經濟規模已太過龐大。」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光耀曾提到「中國不怕貿易戰」,並直指北京當局永遠不會屈服於外部壓力 。(圖/翻攝自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網

不過,中國宣傳此一消息的同時,並未說明把外國公司逐出關鍵技術市場等部分「有問題」的手法,更沒有提及經濟面的事實,也就是「面對貿易戰,中國比當局承認的更容易受到影響。」

以中國經濟成長方面來看,出口佔了其中一大部分,因爲美國購買中國許多商品,所以華盛頓握有更多打擊中國製造商的辦法。相較之下,北京當局所提出的報復性關稅,包括中國向美方購買產品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也讓中國反擊的選項變少。

▲ 川普5日宣佈,擬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然而,在政治方面,習近平所享有的優勢遠高於川普,使得北京政府能妥善應付貿易戰附帶的後果。一方面,習近平掌握新聞媒體以及共產黨,讓他的政策幾乎沒有受到批評的空間,而川普則必須在11月期中選舉之前,面對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抱怨。另一方面,中國對經濟有更大的控制權,當局可下令銀行支持受到貿易戰影響的相關產業,進一步隱瞞裁員或是關廠等消息。

此外,北京研究公司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常務董事葛藝豪(Arthur R. Kroeber)認爲,「美方誇大關稅戰所帶來的痛苦」,美國所採取的行動頂多讓中國經濟成長減少0.1個百分點,不足以迫使中國政策產生大幅改變。

同時,中國官員似乎深信,當局可善用美國政治體系的弱點。「美國農業部門國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北大經濟學教授王勇提到,北京政府之所以瞄準大豆農產品實施報復性關稅,就是希望「美國國內的政治制度能發揮作用」,也就是利用國會議員的力量反對川普針對中國產品進行關稅制裁

再者,中國的國際戰略一直都是孤立美國,分化美國與其歐亞盟友的關係,而上述盟友也跟美國一樣關切中國貿易政策。葛藝豪指出,聯手其他國家反對中國,遠比美國的關稅政策更有效,但川普目前並未建立此一聯合陣線。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