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燃事故頻發 新能源車電池安全引人關注

同一款車兩個月內出現四次自燃,即使不是車主,聽到這個消息也會讓人感到害怕。近日,4803輛蔚來ES8由於動力電池包存在起火隱患終於被正式召回,電動車的安全問題也被推至風口浪尖

根據蔚來官方解釋,蔚來ES8電池包採用了規格型號爲NEV-P50的模組,模組內的電壓採樣線束存在走向不當的情況,可能被模組上蓋板擠壓,存在安全隱患。

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將電池流通體系內所有NEV-P50模組電池包,更換成爲規格型號爲NEV-P102模組的電池包,預計2個月時間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掌握的輿情信息,2018年至今一年半時間內,全國發生了80餘起電動汽車火災事故,平均7天一起。而由於電動車安全問題頻出,6月17日,工信部也發出《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本公司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據瞭解,這已經是工信部下發的第四份關於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的通知。實際上,無論是作爲主管政府部門,還是作爲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新能源車企和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一直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爲,電動車並不存在本質上的不安全問題。“主要是一些企業爲了拿到新能源推廣補貼盲目追求高的續駛里程指標,卻忽視了安全控制。”王秉剛說。

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在《動力電池安全防控研究進展》的報告中提到:引起鋰離子動力電池燃燒的主要原因是電池熱失控。通過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的統計分析發現,電動汽車在充電時發生事故佔比最多,達到29%,行駛和靜置停放過程中發生的自燃各佔14%,涉水引發的事故佔10%,另有33%原因不明,而這三種熱失控機理可以解釋上述超過99%的電池熱失控問題。

續航與安全如何平衡是關鍵

當前,電動車動力電池主要是鋰電池,分爲錳酸鋰、磷酸鐵鋰、鎳鈷錳酸鋰、鈷酸鋰等。其中,錳酸鋰因循環壽命能量較低,不適合用在動力汽車上。磷酸鐵鋰電池熱穩定高,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但電池容量又難以突破

在此之前,制定動力電池生產標準時,更多考慮如何提高續駛里程。對於鋰電池來說,安全、壽命、成本、能量密度四者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狀態。如果能量密度提高,那麼其他三者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當下,如何在續駛里程和安全性之間實現平衡,是汽車生產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研究的主要課題

電動車安全,關乎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這意味着,想要實現安全保障,不僅僅是一兩家企業,或者一兩個環節企業所需做的事。甚至上至監管層,下至全產業鏈各個企業必須牢牢緊繃的弦。

爲此,整車企業也需加深對動力電池特性進行深入瞭解,利用整車企業對後臺監控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與零部件企業做好協商,將數據共享給有能量的電池企業來實現預警,以降低市場風險

與此同時,消費者在使用電動汽車時,也需要按時維修保養,及時排查事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