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肥外商】砸兆元蓋離岸風電 說好的國家隊竟被外商整碗捧去

爲了「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政府多花了5000億元躉購風電,如果能夠成立國家隊成功扶植產業,這政策該被鼓勵,但海事工程業者投訴,得標的外商業者利用經濟部不懂海事、船舶業務,以及交通部事不關己的漏洞,以綁規格方式避開國產化的規定,找便宜的外籍船舶作業。爲了國產化,政府多支付5000億元,而年金改革,一年也不過攢下一千億元;可是,單單海事工程與工作項目,一千多億元預算,臺籍廠商只拿了30億元。

高雄市海事工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文展權拿着一疊資料,告訴記者,政府宣示要「完備離岸風電建設基礎,帶動本土化與升級」的政策目標,其中「施工船隊」的部分明訂「短期之內將成立海事工程聯盟,以既有或購租施工船舶成立船隊,爭取離岸風場海事工程,中長期則新建離岸風機安裝船併成立船隊,投入國內及東南亞市場」。可事實上,1千億元的海事工程僱用國產工作船的錢不到30億元,都給廉價的外商搶走了!

本刊調查,離岸風力發電國際開發商自行投標的市場價格最高每度2.55元,爲了扶植本土產業,達到「國產化」的目標,經濟部以每度5.8元收購。後來經濟部次長文生認爲外商賺太多,砍到5.1元,外商一度威脅出走。躉售價格2.55元拉到5.1元,政府得多花約5000億元,年金改革砍得退休軍公教人員唉唉叫,一年也不過省新臺幣1000億元,經濟部爲了「國產化」一出手就是一兆多元。

立委廖國棟質詢時說,多花這5000億如果能夠搞好「國家隊」,以後自己組建風機,甚至到國際市場競爭,這筆錢不是不能花,問題是「國產化」根本沒有落實,經濟部被外商以2025年完工期程綁架,予取予求,喪權辱國。

文展權指出,本來經濟部規劃要組成M(Marine,水下基礎工程)team跟W(Wine風電機)team,M team由中船領軍,W team由中鋼領軍。透過這次一兆多的投資,學會作離岸風電,這將是個未來有潛力的綠色產業。

而且,爲了落實國產化,經濟部還規定:水下基礎(25%,最多錢),工作船、海事工程(10%),電纜,變電這四大領域,必須優先僱用臺商。文展權說,經濟部的想法很好,問題是被貪婪的外商利用巧門給矇騙,因爲經濟部的官員懂產業,但不懂海事、船舶,而交通部主管港務但事不關己,隨隨便便蓋章

至於,爲何外商要找國外船隻?文展權指出,因爲僱用臺籍工作船比較貴!理由很簡單,臺籍船隻要繳30%到40%的稅金中華民國政府,外商不用,而外籍船隻多數屬於國際財團,他們的舊船已經攤提得差不多了,可以低價搶標,再加上他們全球接單,一年至少三百多天有工作,而臺灣的工作船一年頂多4個月到5個月有工作,價格壓不下來。

但是難道不就是爲了扶持本土產業,離岸風電躉購價格才拉高到5.1元,多給外商五千多億?這筆錢不就是因爲臺籍船隻成本高,要補貼外商的嗎?而外商已經多賺5000億,荷包都滿到溢出來了,卻貪婪無下限,如此利用巧門封殺臺灣船商,政府若讓外商得逞,真的是冤大頭

爲了國產化,臺灣離岸風電多花了5千多億元,海事工程佔總預算10%,也就是說總金額一兆多元的離岸風電,政府多花500億元的「學費」。但是外商卻利用跨部會作業的漏洞,讓金額高達1000億元的海事工程與工作船項目,臺灣船商只拿了30億元,而外商的巧門,說穿了不值錢,就是最常見的手法「綁規格」,而這些老外能夠得逞,無非是利用部會各自爲政的矛盾。

「高雄海事公會理事長」文展權指出,外商的手法,就是用「規格」來刁難,目前得標的外商包括CIP(哥本哈根基礎基金)、沃旭(丹麥)、達德(德商),都在快要施工了,才行文交通部港務公司,給一個冷門的工作船規格,要求港務公司7天內迴文

而臺灣港務公司一查,當然沒有此型號的臺籍船隻,於是外商就拿着交通部臺灣港務公司的迴文跟經濟部說,因爲貴國沒有我們需要的工作船,我要用外籍船隻以及作業人員,而交通部既然蓋章,核發相關准許文件,經濟部也就放行。

文展權說,外商不能綁規格,而是應該提出「工作需求」,只要能達成任務,滿足需求的船隻就應優先使用。舉個例子,你要運一噸的貨物,從甲地乙地,福特、裕隆、豐田的車子都作得到,你只挑臺灣沒有的勞斯萊斯、8個渦輪的特殊車輛,根本是故意坑人,欺騙經濟部不懂船舶,而且只限7天回函,讓臺灣航商連要去租船都來不及,這哪叫國產化?

舉例而言,之前外商要進行海底基座周邊填石工作,這種沒有什麼技術門檻工程,臺灣船商不知做了幾百次,也有不少「拋石船」,可是,外商非要臺灣沒有的「落管船」。

文展權解釋,傳統拋石船,系利用挖土機石塊填進指定的海域,而「落管船」有根管子,可以更精確輸送石塊到海底,兩種船功能都差不多,落管船效率高了些。一位不願具名的船商說,用落管船就是在綁規格,你非要更好的落管船也行,若政府保證有一定的工作量,我們願意投資,才十幾億,但你外商臨時說要落管船,那不是故意刁難,什麼纔算故意刁難?

文展權說,爲了國產化,臺商願意投資,例如「環球測繪公司」兩年前纔打造海上鑽探的專業船隻「大地能源號」,鈜大公司也買了一艘探鑽專用船「澳黛麗絲號」,他拍胸脯說:「目前外商發包給外籍工作船的,沒有一項是臺灣人沒有能力承攬的」,可是看着外商的工作船,每天在領海內外進進出出出,他們好辛酸!

更多鏡週刊報導【千億肥外商】交通部盲目背書 經濟部被廠商牽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