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日侵華 這蘋果太苦、太酸澀──再認識中國的意義(一)
1974年,描述抗日戰爭第33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英勇抗日壯烈殉國事蹟的電影《英烈千秋》中蘆溝橋場景。(楊嘉慶攝)
編者按:當民進黨成功掀起反共反中、抗統促獨的浪潮,臺灣的下一步該如何走?而美國爲了救選情操弄臺灣以抗中,被捲入的臺灣該如何自處?許多臺灣人民堅信中國大陸不會武統臺灣,這是一廂情願的想像嗎?統獨問題不能只辯論、講道理,更要以現實、意願來討論臺灣最好的出路。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臺灣需要精準認識大陸,正確掌握資訊,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李勝峰所着《臺灣謀略》一書就是基於這份信心,種下了一顆種子,意圖激活臺灣人的中華民族基因。以務實角度及臺灣的立場與觀點,重新認識中國大陸,討論中、美、臺間的矛盾,探討如何重建兩岸的新關係,摸索臺灣未來的出路。
早年臺灣以抗日名將張自忠爲主題的影片《英烈千秋》,最後一幕,張自忠將軍被困,自殺成仁。殉國前,日本人勸他投降,他昂首告訴日本指揮軍官,大意是:「東京已發起再認識中國的運動,中國太大,不是日本侵略得了,你們必須再認識中國」。日將面對衆多死於戰場的日本士兵,心有所感地說:「小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長大以後,要到中國東北吃蘋果,今天,他們都吃到了,這個蘋果太苦、太酸、太澀了。」
日本不認識中國,輕易侵略中國,以爲三月可亡華,結果付出太苦、太酸、太澀的代價。
若今天台灣也因不認識,或認識不清中國,我們將會付出什麼代價?
兩岸都是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因政治而分隔。數十年來,去中、反中教育,使得臺灣對中國的認識,愈來愈模糊,甚至扭曲、誤解。對臺灣絕不是好事,更可能是潛在的危機。
在臺灣目前的環境下,我們對歷史中國、文化中國瞭解多少?歷史、文化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累積不斷的民族共有基因。認識它,才能瞭解中國。
《臺灣謀略:刺激2020,再認識中國大陸,探索臺灣未來路》。(時報出版提供)
一九四三年開羅會議,民族復興第一步
鴉片戰爭後,列強接踵侵華,一連串中國屈辱的滄桑史;反中教育下的臺灣學子,不盡然知多少。但在吾人成長的年代,這段歷史,激發我們的愛國心。六○年代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演到把日本武館牌匾踢下,要日本人吞下時,全戲院掌聲如雷,既興奮又爽快。你說阿Q也可以,它就是當時民意風氣。
一九四四年,蔣中正、羅斯福、邱吉爾共議一堂的開羅會議,印證中華民族,終於有權力、有能力,與世界列強,共決戰後的亞洲秩序,包含臺灣重回中國的版圖。這項決定,至今有效。開羅會議,是近代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
一九○○年八國聯軍的鐵蹄踩進北京城,誰會想到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引發義和團之亂,八國聯軍藉機攻進北京城,一九○○年清廷簽下屈辱的辛丑合約。從圖像裡我們可以看到衰衰老矣的李鴻章,對面坐的是趾高氣昂的西方列強代表。然而一百年之後,二○一七年習近平和川普的會面,我們看到的是衰衰老矣的美國總統和官員,面對年壯氣昂的中國官員。歷史正在無情地演變着。不用爭辯中國或優或劣,百年來前後兩張照片,就可知其一二吧。
一九○○年,八國聯軍的鐵蹄,踩進北京城時,誰會想到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二○二○年的今天,誰會不認爲,二十一世紀不是中國人的世紀?百年走出屈辱的滄桑,這就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