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VR是雞肋,2000塊的VR遊戲機香炸了

如果你看過《頭號玩家》或是《刀劍神域》,相信你一定忘不了影片中帶上眼鏡的那個瞬間,就像在時空中切換一樣,一眨眼就從宇宙中渺小地球上的渺小自己,變成在塔圖因大開殺戒的絕地武士,亦或是變成高達駕駛員,痛快踩碎地面的建築。

2020年10月16日,Facebook 推出了 Oculus Quest 的繼任者——Oculus Quest 2。而它,就是讓你體驗未來的一個傳送門

經過美國大雪的天氣延誤,香港擁擠的交通延誤,以及深圳的清關延誤,它終於歷經千辛萬苦,被 DHL 小哥送到了我家門口。

更便宜,也更好看了

原以爲一個兩千塊錢的設備會在硬件上極致縮水,但沒想到 Oculus Quest 2在硬件方面反而下足了功夫。

Oculus Quest 2採用了高通驍龍 XR2處理器,這是一顆由驍龍865改進而成的專爲 VR 設計的芯片,相較於上一代 Quest 所用的驍龍835,XR2的 CPU 以及 GPU 的運算性能提升了一倍。

也就是說上一代只能運行72幀的遊戲,在 Quest 2上就可以以120幀運行。視頻解碼能力提升了四倍,使得 Quest 2可以直接播放8K 的視頻,實力相當強勁。

硬件參數提升明顯的同時,價格也從399美元降到299美元(約合1942元人民幣),最重要的是,它改成白色的了!

忽視我貼的蘋果貼紙,正面純白看着有點空空蕩蕩

Oculus Quest 2的整體由頭盔手柄兩部分組成。

頭盔非常簡潔,使用彈性頭戴,長時間佩戴也不會夾得頭疼。

內部是兩個碩大的菲涅爾透鏡,三檔瞳距可調,適配大部分人的眼睛。如果你近視,也可以在淘寶買磁吸鏡片直接放上去,非常方便。

顯示屏分辨率夠高,相比主流的1440*1440的單眼2K 屏幕,Oculus Quest 2的單眼屏幕分辨率爲1832*1920,足夠高了。

屏幕刷新率在近期的 V28固件中已經更新爲120Hz,與之相比普通的 MR 設備(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技術)只有90Hz,而售價接近萬元的 Valve Index 刷新率只比 Quest 2高了24Hz,分辨率還比 Quest 2低。

Oculus Quest 2的手柄非常簡潔漂亮。手柄的定位採用的是和微軟 MR 類似的 Inside out 方案,不需要設置麻煩的基站,直接用頭盔的攝像頭來追蹤,非常方便。

而且相較於 MR,Oculus Quest 2的靈敏度幾乎碾壓,這是第一次拿在手中就可以體會到的。

手柄和手非常貼合,所有按鍵上都有觸摸感應,就算你不按下去,手柄也知道你的手當前是什麼姿勢。後面兩個板機鍵都是線性的板機,可以識別你按下去的深淺。

正面是一個搖桿以及三個按鍵,同樣支持觸摸感應,旁邊也就是我現在放拇指的地方也有感應,不需要按鍵的時候拇指可以自然地放在這裡,避免誤操作

Oculus Quest 2的手柄和頭盔都有六自由度的檢測能力,三個水平軸,三個旋轉軸,以此來定位你的雙眼和雙手在空間中的三維座標以及他們所朝向的方向,並依靠強大的追蹤能力,將你的任何動作完整的帶入到遊戲之中去。

除此之外,Oculus Quest 2可以依靠頭盔中極高密度的一個個像素點,將另一個世界畫面,映射到你的視網膜上,以此達成電子遊戲迄今爲止最真實的體驗。

槍戰中,你不用再滑動鼠標,按下左鍵,只需擡起槍口,注視準星,瞄準敵人,扣動扳機。

在肉搏中,你不再需要按下手柄上四顆小小的按鈕,而是以上帝的視角控制着角色固定的動作。你右手緊握長劍,左手持盾,用自己的雙眼注視敵人最細微的舉動。

真正買得起,又能拿來玩的 VR 設備

這樣真實的體驗並不起源於 Oculus Quest 2。

1995年,世界的主宰——任天堂發售 Virtual Boy,讓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虛擬現實。2016年,HTC 聯合 Valve 推出過 HTC Vive。但都因爲高昂的售價,和其他諸多問題,讓 VR 設備依然和大衆保持着距離。

直到 Oculus Quest 2的推出,這是一個普通人真正買得起,並且真的可以拿來玩的設備。

Quest 2這種一體機玩遊戲時最大的優勢,並不是少了一根線,而是可以想在哪玩就在哪玩,客廳或者牀前的空地都可以。不需要像原本的 PC VR 那樣準備一個專門的房間,也不需要擔心打壞家裡的東西。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 Oculus Quest 2的遊戲表現。

遊戲商城在手機和頭盔上都能使用,在手機上購買軟件之後,軟件會自動在頭盔裡安裝,非常方便。

上圖爲《節奏光劍》(Beat Saber)的軟件頁面。底部信息中可以看到 Oculus 的細心,爲商店中的每個應用都做了舒適性評價,也就是這個遊戲玩着容不容易暈。下面還能看到遊戲支持的平臺,以及是否支持手勢追蹤。

《節奏光劍》在 PC 上和 Quest 2上區別不大,Quest 2原版可能會稍微降低一些畫質,如粒子特效等,不過可以自行加回去,玩起來幀率也很穩定,沒出現過什麼問題。

Beat Saber(來源:有點用評測

下圖爲遊戲《行屍走肉》。VR 的恐怖遊戲有多恐怖,戴上頭盔立馬知道,膽小慎入。

《Eleven Table Tennis》,我的最愛,完全模擬真實的乒乓球。不用撿球,沒有風,可以跟全世界的小夥伴一起打球,也可以和機器人對戰。

Eleven Table Tennis(來源:有點用評測)

如果你小區也有乒乓球桌,且沒有被老大爺霸佔的話,你可以試試在真實的球桌前打虛擬乒乓球,這種感覺很爽,就是別人看到會有點尷尬。

遊戲陣容目前3A 大作不多,但絕對不算匱乏,劇情足夠長足夠吸引人的作品也有,比如《星球大戰》就很不錯。並且得益於 Quest 2相當不錯的銷量,新作也在不斷上線,不用擔心沒遊戲玩和吃灰。

而且,除了一體機上的內容,Quest 2還可以直接玩 PC 上的遊戲。只需要在頭盔的商店裡購買 Virtual Desktop,並根據指示在電腦上安裝它的桌面端程序,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開始無線串流了。

而 Oculus 官方的無線串流——AirLink 也即將登錄,以後不需要花錢買 Vertual Desktop 也可以無線串流。

於是我又果斷拿起 Quest 2,進入 《半衰期:愛莉克斯》(Alyx) 找去年沒打過的老對手傑夫對線。我的網絡環境是這樣的,家裡兩臺路由器,電腦有線連接其中一臺,而 Quest 2連接另一臺。使用 WiFi 6的情況下,延遲大概是30ms 左右。

經過測試,使用 WiFi 5也是這個延遲,所以不用太擔心路由器的問題。

對30ms 的延遲,一般人沒什麼概念,其實用 PS4的 HDMI 連接索尼電視,延遲大概也是這個水平。也就是說,如果網絡環境沒什麼問題,電腦配置也 OK,無線串流已經可以直接替代有線方案了。

而且,只要你的電腦性能足夠強悍,就可以在 Quest 2上玩到無線串流的、接近4K 120Hz 的 Alyx,這種體驗在當下沒有其他任何廠商能夠提供。

綜合體驗下來,Quest 2的幀率表現很穩定,幾乎沒有卡頓的情況出現。不同於用顯示器玩遊戲,60幀流暢,四五十幀上下浮動也能玩。VR 遊戲如果不能以較高的幀率穩定運行,會出現零點幾秒的小卡頓,讓人當場暈得懷疑人生。

畫面方面,分辨率帶來的體驗提升是巨大的,如果你有2K 的頭顯或是用手機 VR 紙盒嘗試過“低分辨率”的屏幕,就能理解什麼叫“紗窗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由於像素密度不足,屏幕直接放到你眼睛前面你會感覺看啥都隔了一層紗窗,體驗非常打折,而這個現象在 Quest 2上幾乎是不存在的。

由於是一體機,Quest 2的畫質相對 PC 來說還是有所降低,但大部分遊戲也並不是現在的 PC 遊戲那種擬真的類型,玩起來畫面表現也還不錯。

需要注意的是,新機器激活後等兩三天,Oculus 會給你發一個七五折的商店優惠碼,可以隨便買你想要的軟件,如果有什麼遊戲想買卻又比較貴,記得用上這張券。

電影看劇,體驗也很不錯

除了玩遊戲,很多人可能都幻想過用 VR 看電影會不會比電影院還刺激,我先潑個冷水,差遠了,你這麼想,電影院光那塊屏幕起碼就是4K 的,但 VR 裡你眼中的整個世界加起來都還不到4K。

但這並不代表 Oculus Quest 2就完全沒法拿來看電視,商店中找一找,還是能找到 Youtube、Netflix 和亞馬遜 Prime Video 等國外流媒體

首先點名批評 Netflix,Netflix 在 Quest 2上的軟件出自大神約翰卡·馬克之手。他是史上第一款3D 射擊遊戲《德軍總部》的製作者,但也是他把 Netflix 在 VR 上的分辨率鎖在了480p,至今都沒有提升,導致 Netflix 根本沒法看。

YouTube 和 Prime Video 都表現正常,得益於 XR2的強大性能,YouTube 可以正常解碼和播放8K 的普通視頻或是 VR 視頻,毫無卡頓。Prime Video 由於我訂閱過期了,看網上評價應該是可以正常看1080p 的片子的。

國外主流的視頻平臺在 Quest 2上能看的就只有這些,由於國外平臺版權限制很嚴,HBO Max 和 Disney+ 在 Quest 2的瀏覽器端都無法使用。

而國內平臺就不一樣了,騰訊、優酷、愛奇藝嗶哩嗶哩等都可以直接在內置的瀏覽器上看,什麼畫質都沒問題。

別看這個瀏覽器的界面似乎有點小,我們點擊全屏試試。

直接就是一塊大屏幕,機器內置截圖難以表現戴上的效果,實際上已經是整個視野全是畫面了。如果你還嫌這不夠大,那就去商店下載一個 Firefox for VR 的瀏覽器,可以感受蹲在 IMAX 第一排前面看電影的感覺。

除了用瀏覽器在線看,Virtual Desktop 還可以直接在頭盔裡操作電腦,這樣看電腦上的電影也不失爲一種辦法。

雖然看電影的時候屏幕的畫質和分辨率是差了一點點,但看 B 站和 YouTube,真的是越大越好。每天晚上睡前我都躺在牀上,帶起 Quest 2,刷 B 站,不需要拿着手柄,直接用手指就可以精準地進行幾乎所有操作。旁邊的女朋友是什麼?不存在的。

對了,Quest 2的內置揚聲器效果相當好,除非是怕看電視打擾到別人(這個揚聲器是有點定向的,外面聽着聲音小很多),否則完全沒有必要戴耳機。

你說 VR 小電影?Quest 2可以直接串流你電腦裡或是 NAS 中一部幾十個 G 的4K 小電影毫無問題,無需擔心64G 的內部存儲空間放不下片子。剩下的,只能你們自行體驗了。

不完美,但也很強

除了看電影看劇, Oculus Quest 2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功能叫 Oculus Move,約等於 Apple Watch 上的健身圓環,無論你在用 Quest 2做什麼,玩遊戲,畫畫,甚至邊看電視邊跳舞,Oculus Move 都可以追蹤並計算你在 VR 世界中的運動量,並且統計你的運動時間和消耗的卡路里。

畢竟玩 VR 遊戲真的是非常累。每次打完乒乓球或者 Beat Saber,看着合上的運動消耗圓環,心裡都會感覺到自己真的不是在打遊戲而是在運動。

說了這麼多, Quest 2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系統頻繁更新後,逐步增加了手勢追蹤、刷新率提升等新功能,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多的 bug,有時會莫名其妙連不上手柄,或者語音助手用不了,需要重啓一下。

雖然一臺旗艦芯片的 VR 只要兩千塊錢,有種還要啥自行車的感覺,但這種影響體驗的事情還是希望 Facebook 能儘快解決。

VR(AR)在我看來,一定會是未來的方向。對於有限尺寸的二維平面來說,無限尺寸的三維設備可能真的是降維打擊。雖然 VR/AR 現在還面臨着數不清的問題,但就像從1995年 Virtual Boy 的暴死到今年 Oculus Quest 2的熱銷一樣,一個有價值的方向終究會被製造出來。

最後的最後,不知道各位在家要不要洗碗,教大家一個小技巧。戴上 Quest 2,設置,虛擬環境,改成真實的世界。現在你獲得了現在最廉價,FOV 最大,顯示效果最好的 AR 設備了。

好了,你可以打開 B 站邊看電視邊洗碗了,剩下的一切都只需要用語音和手勢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