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你我吃進去的東西--兼談日本食物的神奇化工技術
有些數學問題,不用太精密的計算,就可以得到答案。比方說吧:人在這地球上幾十萬年了,幾十萬年來,地球面積沒增加,陽光、水也沒增加,人類數量卻增加了千萬倍,這多出來的人要吃飯,飯從哪來?
所以,在現代工業社會,「加工食品」就成了必要之惡。這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了。
我聽說爲了這次的食油風暴,臺灣要從日本引進油品。這是個苦澀的選擇。可想而知,日本油品自然比臺灣貴,再加上進口運費,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要幹這種事?我們華人社會自古就重視吃,有着精緻的烹飪文化,卻落到如今兩岸食品都不可信,只有從蕞爾島國進口代用食品,所謂「民以食爲天」,連個油都做不好,那與天塌下來了有啥兩樣?要說我們是一舉回到甲午戰前,人家用個油品就把我們打趴,大概「雖不中,亦不遠」,實在是景況堪憐。
話題再回到我開頭所說的:人既然都要吃五穀雜糧,天然食品卻又產量有限,「加工食品」應運而生,哪怕從日本引進也不例外。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您到日本超市買一包附帶醬汁的「蕎麥麪」回家,想省去自備材料的麻煩,您猜那醬汁裡都含着甚麼東西?醬油?當然不是,連摻水的醬油都不是。這其實是道道地地的化學加工品。
不單這種附帶醬汁有問題,連超級市場促銷的便宜醬油也一樣不可信。在日本的留學生、上班族,日子過得清苦,平日想省點錢,可以理解,但可別把錢省到這上頭,看着超級市場的「激安」兩字就跟着「激動」。
我們和日本,飲食文化相近,所以,能在醬油上頭動歪腦筋的,不是我們,就是他們,賴不到西洋人頭上。而日本人確實早以先進的化學工業技術,開啓東亞食品加工業的先河,醬油就是其中之一。
真正的醬油,釀造過程得靠大豆、鹽、小麥、曲一起發酵,耗時一年,天然發酵出來的成分要分析都困難,這絕不是甚麼可以用低廉成本大量生產的食品,就算是工業大國日本也一樣,繞過這道工序做出來的便宜貨,再怎麼懷疑都不爲過。
便宜「醬油」怎麼做?醬油的主成分是氨基酸。這要合成其實很簡單,不用大豆,豆渣即可;有的廠商甚至直接從鳥類羽毛萃取。
光靠氨基酸是不足以形成醬油的味道。這時,其他的添加物就登場了。「麩氨酸」、「甘味料」、「酸味料」合成一下,味道就出來了;「增稠劑」一加,醬油特有的黏稠也出來了;顏色則用「焦糖色素」,如此,一瓶幾可亂真的「醬油」就此誕生。別人耗時一年,我耗時幾天。
這樣一瓶醬油,風味、口感,和真正的醬油沒有一點關係,你若是覺得「味道還不錯」,錢花得值得,代表你那瓶化學合成物的口感不錯,但可不是醬油不錯,這與真正的釀造醬油沒半點無關。
其他如特價的清酒、速食麪裡的湯料等,都可以如法炮製。清酒不用米,湯料不用熬,全都如變法術一般,自化學合成物大量製作。
重點來了:這一罐罐假貨,爲何可以在日本市場公然販售?因爲,廠商用的全是「合法添加物」,全都是日本《食品衛生法》允許的,連標示也大抵一五一十地告訴你,你看不懂是你的事,人家一切合法,最多就是把商品名從醬油改成「新法釀造醬油」,還宣稱內含「大豆氨基酸」(其實是豆渣來的),讓你找不到毛病。
這裡所謂「大抵一五一十告訴你」,因爲日本的《食品衛生法》,有些地方還是可以鑽空子,讓廠商不必一五一十地全列出。
甚麼狀況可以不必一五一十列出?
面積太小的食品包裝,可以免於列出;
成分裡含着其他次要成分(如醬汁包含醬油),則次要成分的組成可以免於列出;
成分目的相同的,可以免於全部列出(如:「香料等」);
店頭製作、販賣的食品(如便當、麪包),可以免於列出。
也就是說,你吃進肚子裡,可能不下十幾廿種化學添加物,但在外包裝標示上只以寥寥數語帶過。
此外,就算列出的添加物全都經過檢驗合法,但混加在一起是否會交互作用,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這方面的實驗誰也沒做過,日本食安當局也不會管,你除了求菩薩保佑,誰也求不了。
話說,從前人類吃的,全都是地上長出來的,地上長多少,人類吃多少;如今地上長不了那麼多,人類卻要吃那麼多,食品添加物自然成了必要之惡,所以也不能全怪廠商沒良心,因爲良心的成本太高,高到一般消費者負擔不起。
我再舉個例子:日本超商賣的飯糰,看來無非就是白飯包着餡,要論成分簡單,大概沒幾樣東西能像飯糰這樣身家清白。但真要細究起來,這一樣有鬼。日本一天從工廠送出數萬個飯糰,上哪找那麼多的「職人」幫你一個一個揉?就算真找來了,你負擔得起這多出來的人工成本?其結果,還不就是得靠機器。用機器不打緊,但白米飯一旦沾在機器上,還得整個生產線停工處理,最後只好把「乳化劑」用上,讓飯糰不再往機器上沾黏,就這樣,連飯糰都有化學成分--所以我要說:哪個看倌宣稱自己的製法既能讓食品做到零添加、經久不壞、還一毛錢成本都不增加、美味管飽,別說是中華民國總統了,連菩薩都能勝任。
這些食品廠商的共同特色必然是:自家做的東西自已絕對不吃,和頂新的油品是同一個思路。這也難怪,你只要到過食品加工廠,看着生鮮材料浸泡在一缸一缸的化學用劑裡,不用多,一次就夠,保證你也不會再想吃。但光以這次的食安風暴來看,臺日不同的地方在於,日本廠商以合法掩飾合法,用的全是法律保障的合法添加物,只是用得多了些;臺灣的廠商則是以合法掩飾非法,用合法的外衣賣的卻是劣質貨;日本廠商降低成本之餘,也降低售價;臺灣廠商賣劣質貨之餘,售價還居高不下。混蛋的內涵,有本質的不同。所以,你也不能怪臺灣老百姓「難搞」,故意找廠家麻煩。廠家良心少一點無妨,但沒人要你黑心呀!
●作者老侯,碩畢,在日本謀生的臺灣上班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