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豬混用「難標示」? 陳時中:預告後會找場地示範給大家看

抗議美豬進口資料照。(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總統英文宣佈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但未先提出風險評估報告,引發外界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9)日出席活動迴應,已責成食藥署這兩天整理近2年美豬、美牛風險評估報告並面報,明天也會把殘留含量標準訂出並預告,之後會找適當場所,示範不易標示產品,讓大家能夠了解。

美豬將於2021年元旦來臺,各部會準備作業都在進行中。被問到未來臺美混用是否有標示不易問題?陳時中表示,會採分層標示,亦即外包商裝上不同產地都要標出來。

他再度強調,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與阿札爾來臺無關,當時雙方除了討論疫情外,還談及是醫療器材藥物全球供應鏈重整,看是否有值得大家交換意見的地方

▲陳時中出席「關懷醫護前線-送餐成功感恩茶會」。(圖/記者嚴雲岑攝)

陳時中28日晚間已親上火線迴應美豬問題,他提到,食藥署2018年、2019年分別有請學者對美牛、美豬做過風險評估,都有向外界公告,近日也會針對報告進行檢視,看適用性在近年來是否有變化

依據現行規定,我國對於豬肉的萊克多巴胺均爲「零檢出」,2012年雖開放含萊克多巴胺30月齡以下美牛進口,但僅針對肌肉訂出10ppb限量

陳時中表示,爲了因應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衛福部會國際食品安全法典(CODEX)標準列爲「重要參考」,針對美豬訂出殘留容許量。依照國際標準,豬肉肌肉殘留量爲10ppb、肝40ppb、腎90ppb、脂肪10ppb。被問到是否會更做嚴格的限制?他迴應,會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