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你人在立法院,但你「思」了嗎?

駱子揚

前天晚上,筆者在臉書上看到某大學社會系的同學發表了他對服貿的憤怒,認爲「人民佔領議場,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認爲「中國人會搶走臺灣人工作」、「服貿是臺灣政商高層內部的利益協議」等等。筆者雖不與這位同學熟識,但因爲不全然認同這位同學的看法,因此仍然找他討論了幾個小時,並且與他分享了一些個人想法,以下是大約的論點簡述。

日前國發主委管中閔先生說臺灣「早就不是亞洲四小龍」,事情其來有自,當其他亞洲國家忙着籤FTA、TPP、RCEP等區域經貿組織,甚至中國更加入東協10+1的行列,臺灣還死守着自己的舒適圈、天天沉浸在小確幸聊以安慰。

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在互通有無、各自發揮比較利益後藉由優勢的產業國力蒸蒸日上;反觀臺灣的出口業卻因爲只和少數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在國際市場的價格上處於劣勢,加上島內內需市場又嚴重不足,因此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幅度每年都在下修,臺灣賺不到太多國外的錢,相反地只是不斷的在進行島內的所得重分配

有人說中國是爲了統戰臺灣,想要逐步的靠經濟上的壓力使臺灣屈服。筆者認爲這樣的擔心是合理的。惟臺灣內需市場小,想要對外與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又屢屢被中國從中作梗,不以服貿拓展臺灣的市場,難道要等到被孤立幾十年後,才和與世界接軌已久的中國央求談協議嗎?到時候的兩國國力已經天差地遠,臺灣手中用來談判的籌碼將遠低於現在,協議難道會更公平嗎?如此拖延下去,無疑的是慢性自殺。臺灣能永遠只與自己相處嗎?還是你期待有一天全世界的國家會不顧強盛的中國反對,而與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服貿帶來的是中國廣大的市場,也會造成資金再一次注入臺灣使整個經濟活絡起來。筆者寧願相信的是,中國與臺灣一旦經濟往來密切,勢必在某些爭議處會有較多的轉圜空間,例如無條件或者有條件的不去阻撓臺灣加入自由貿易區。唯有與世界其他國家有着更多的經濟往來,纔可能讓來自國外的所得流入國內,進一步提升臺灣的平均所得。

一旦中國干預、施壓在臺灣這方面的需求,兩岸的合作勢必會受到打擊,屆時不只中國本身企業牽連受到傷害,許多與臺灣有產業合作關係的國際企業亦會對中國有所不滿、疑慮。此舉會使投資人對中國市場失去信心,投資人可能會認爲中國干預過多、人爲操縱變數過多、投資風險過大,進而從中國撤出資金。

弱勢產業的補助與產業轉型

然而,任何有交易發生的地方,就會有經濟上所謂trade-off的問題,也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服貿雖然大體上帶給臺灣較多的好處,卻也可能造成臺灣夕陽產業式微、本土農業不敵中國大面積栽種作物的低成本售價等等問題。服貿造成某些產業得利,卻也對某些原本就不樂觀的產業前景更加雪上加霜,這樣的影響是使服貿被社會疑慮的另外一大主因。

借鏡當年加入WTO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當年政府爲了符合開放進口及稻米減產的目的,從民國八十六年開始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計劃」,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農民如果休耕農田,改種田菁等綠肥作物,每公頃可以領到四萬五千元的休耕補助。這項政策實施到現在已經十多年,而全臺休耕面積也從一開始的十四萬多公頃,逐年增加到九十四年之後,休耕面積甚至比種稻面積還要來得多。

農民選擇休耕,勢必是農民權衡「耕種」與「休耕」後,認爲休耕對自己具有更大的利益而做出這樣的決定。因此,雖然當年加入WTO對於農業而言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卻因爲政府妥善的配套措施,使社會反彈聲浪降到了最低。臺灣大部分的產業受到了WTO的滋潤而茁壯,至於蒙受負面影響的農業亦獲得了可令他們接受的補償。

依循着這樣成功的先例,筆者認爲,既然現在已經認知到服貿是一個「利大於弊」的協議,全民就應該一起承擔下來。政府可以提供夕陽產業的員工職業訓練,甚至輔導其產業轉型;對於已經投資、短期無法改變的受影響產業則應該給予補助使其度過難關;傳統農業則也提供補貼鼓勵轉型爲附加價值較高的精緻農業,藉以與中國「以量制價」的傳統農業做出區分。

對此,馬總統也說預計撥九百八十億的補助,但是馬總統卻沒說錢從哪來。根據中華民國的民間團體「公平稅改聯盟」統計,2011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合計實際國債金額爲21兆1370億新臺幣,平均每位國民揹負91萬9000新臺幣。政府若繼續以發行國債的方式取得配套措施所需要的鉅額金錢預算,債臺高築的情況會愈趨嚴重,因此思考如何有效率的分配既有政府營收可能是較佳的方法。

再者,雖然聽起來「配套措施」是一劑減低服貿副作用的特效藥,但卻建立在臺灣人民必須要擁有這樣堅定的決心去承擔配套措施的成本,畢竟當自己繳的納稅錢要被轉移到這些弱勢產業時,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的。如何使人民擁有強韌的「承擔意志」,考驗執政者溝通、協調的智慧,也考驗着臺灣人民是否能夠團結一致。

當筆者跟這位同學說完以上的觀點後,他安靜了一會,想了想,然後這樣回覆我:「服貿這東西就是少數人想出來的,怎麼可能對多數人有益?因爲我真心覺得,他們沒那麼好意。」事情說到這裡,筆者聽到這一句話就知道已經沒有接下去討論的必要。當一個人本質上否定特定政黨、團體時,無論該政黨、團體提出的計劃是否能夠對臺灣全民帶來助益,他將不再有傾聽、判斷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義無反顧的對立。

筆者讚歎今天圍聚立法院的某些學生,他們真正在分析服貿後瞭解到自己反對的是什麼,然後身體力行地守在立法院貫徹他們的理想。然而圍聚者之中,跟筆者這位同學一樣,將「理」字理到最後啞口無言、心中先入爲主認爲「他們少數人沒那麼好意」的人亦不在少數。

先不論在野黨是否先惡意杯葛執政黨審理服貿,審查當天哪個政黨在國會中做了些什麼,誰也沒親自看到,怎麼說也說不準確。只是對於學生、對於廣大閱聽者面對服貿以及面對立法院被佔領的態度,筆者感到痛心。

從立法院被佔領的那天晚上開始,媒體不斷的渲染整個類革命氣氛,聳動的標題如「人民的勝利」、「警察粗暴驅離學生」、「陳爲廷號召全臺罷課」接二連三的出現在新聞首頁。一時之間,臉書、推特等社羣網站上瘋狂轉載,不但臺北的學生沒事就到立法院內走一走感受氣氛,南部爲數衆多的學生也紛紛租下游覽車一輛輛北上聲援。彷彿這是一場演唱會,贊成的、反對的、沒有意見的都到了立法院,打個卡、拍個照、留個「天佑臺灣」的心得在自己的臉書上,覺得氣氛很好。

誠如之前所提的,筆者佩服那些握有理念、能辨是非的學生,但筆者也不認爲隨氣氛起舞、想跟隨潮流的聚衆者只是少數。這幾天,筆者看到人性的光輝,看到人們貫徹理想時那樣堅毅的眼神,卻也看到煽情引發的社會亂象,看到三人成虎的各種造謠、污衊,看到學運領導人的自大跋扈,看到許許多多的學生未經判斷就盲從着,看到廣大閱聽人被紊亂的風向吹得無所適從。

這絕對不是此學運的初衷,並不是由學生髮起的社運就特別乾淨,並不是人多就意味着硬道理,並不是政府官員說出的話你就全然不要去相信。「我思故我在」,你人在立法院了,但你「思」了嗎?

期許臺灣在經過這樣的風風雨雨,能得到更堅韌、成熟的民主果實。執政黨在聽完專家學者分析服貿後放下傲慢,真正去傾聽民意,並取得一個平衡;在野黨不要只想着如何讓在位者一事無成,如此朝野不再事事對立,臺灣人民才能真正得到幸福,不只是GDP上的數字提升,而是整個社會的信任可以再一次凝聚,讓我們能驕傲的向世界大喊:「這裡是臺灣,這裡有我們的民主。」

●作者駱子揚,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本文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