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財》安息之城難安息

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活動中,有一批婦女組成人牆,她們自稱是「媽媽之牆」(Wall of Moms),戴着口罩,高舉標語大力抗議川普派遣「聯邦特警隊」至現場鎮壓。(美聯社

外電消息報導美國的波特蘭市爲了抗議黑人佛洛依德因種族歧視遭警方殺害,市民已經連續兩個月佔領街頭衝突越演越烈,導致總統川普派遣聯邦特種部隊,干預羣衆的示威活動。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市市長惠勒竟然與示威者站在同一立場出面反對聯邦軍隊,要求撤軍。在全美如火如荼的「黑命攸關」的抗爭浪潮裡,波特蘭這座城市非常具有指標性

波特蘭是奧勒岡州最大的城市,面積約380平方公里,人口約有60萬,全美第26大的城市,西北沿海的前三大城市。美國於19世紀西部拓荒的終點就在奧勒岡州,而最終的拓荒城市也在波特蘭,所以稱波特蘭是該州的文化與文明代表,實至名歸。

照理說,這麼一座有着「玫瑰之城雅號的城市,可算是美國最宜居世外桃源,短短數個月之內,竟然淪落成媒體形容的槍淋彈雨戰場,令人感慨不已。

根據統計,奧勒岡州的人口結構中,84%是歐洲裔美國人,非裔美國人只佔1.6%,甚至連亞裔人口都勝過非裔。但爲何波特蘭會躍居成爲全美,甚至是全球最受矚目的抗爭與暴動城市?筆者曾於2017年在奧勒岡州立大學訪學,也數度造訪波特蘭,當時感受到的是一派祥和氛圍

美國長期以來,其實有幾項即便是上帝無法解決的困境槍枝毒品醫療保險,以及無家可歸者。但近幾十年來,由於產業結構的改變,又衍生出另一項重大的社會議題財富集中在少數人,造成極端貧富不均的現象。筆者曾在冬天經過波特蘭的公園,看見許多小帳篷,裡頭住的都是些無家可歸的人,也聽聞寒夜裡經常有凍死者在其中。追根究柢,波特蘭市民的大抗議,其實「黑命攸關」不過是導火線而已,背後真正的原因乃是資本主義過度發展,完全忽視了社會正義,造成富可敵國、貧無立錐之地的現象,從而觸痛了那些低層窮光蛋們借題發揮,進而控訴社會的不公不義。其實美國的毒品、醫療以及貧富,乃至「黑命攸關」等問題,根本的徵結點都是經濟問題所導致,只要經濟問題解決了,上述的困境幾乎可迎刃而解。

除了「玫瑰之城」外,波特蘭尚有另一個雅稱「安息之城」。望生而義,就能知曉波特蘭市世代以來,即以這雅號爲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筆者相信,目前城市的混亂只是短暫陣痛而已,雲過必然見明月。只要美國社會能徹底修正資本主義的缺失,波特蘭人民依然得以安息,全美國人也能安息。

作者爲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