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動員令》與水搏命 梅洲社區的進擊
宜蘭市梅洲社區位於宜蘭河畔,一河之隔,讓梅洲與市中心有着截然不同的發展,而生活也深受宜蘭河影響。
颱風還沒遠去,梅洲社區水患自主防災隊冒險清理路樹恢復交通。(梅洲社區水患自主防災隊提供/李忠一宜蘭傳真)
2012年起梅洲社區加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從2014年至2016年,連續3年獲得水利署自主防災社區特優的絕佳成績。
2020年10月,正當西部地區深受旱災所苦,宜蘭縣出現豪雨,雨勢最急遽那天,凌晨時分,宜蘭市梅洲社區水患自主防災隊在社區活動中心集結,開始災情分析、工作分配,單日雨量雖然破百毫米,所幸下雨的時段分散並未釀災,一夜過後,梅洲社區又恢復往昔一般的農村風貌。
組防災隊 訓練有素
宜蘭市梅洲社區位於宜蘭河畔,雖然被編入宜蘭市轄,但一河之隔,梅洲社區少了高聳建物,被大礁溪、小礁溪以及兩條溪流匯入的宜蘭河包圍。與水共處的梅洲,處處可見河水灌溉一塊塊良田,但淹水也是稍有年紀的梅洲人共同記憶。
梅洲里民詹何輪迴憶,以前他住在宜蘭市北門裡,當時往返梅洲不是搭渡船、就是走宜蘭橋,小時候對梅洲的印象就只有「下雨就淹水」。直到宜蘭河堤防等治水工程完善,考量梅洲水質好,環境清幽,20年前來決定搬至此地。
梅洲社區水患自主防災隊指揮官吳文龍回憶說,大約40多年前,因防災治水工程未臻完善,只要下個豪大雨社區就會淹水,從現在的社區活動中心到鄰近的北津裡,淹水可達1層樓高。
吳文龍說,當時梅洲里民彼此間互有聯繫,一有淹水就得想方設法接濟斷糧的親戚朋友,以及無法離開家園的長者,里民扛着菜籃、涉水而過的畫面迄今仍讓他印象深刻;至於梅洲淹水原因,除了是溪水匯流處外,北面地勢稍高加上有涌泉地,一下雨,水自然往社區活動中心等低處彙集。
梅洲社區面積約有500公頃,其中有不少是上了年齡的長者,如災前未加強清淤、巡視,恐因淹水發生意外,因此從2012年起梅洲社區加入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從2014年至2016年,連續3年獲得水利署自主防災社區特優的絕佳成績,特優3連霸在全國還是絕無僅有的紀錄。
水患自主防災隊編制共分有巡視預警組、整備救援組、通報疏散組、關懷醫療組、行政後勤組,以及由醫師黃建財擔任專業醫療組,梅洲社區獲獎的原因,除了平時操演紮實外,在災害期間不畏險阻也深獲水利署肯定。
實際運作上,水患自主防災隊在臺風或豪雨來襲前,就會在社區活動中心針對災情分析,包括颱風等動向、雨量、陣風,集中各組組長分配工作,再向居民廣播提醒,因梅洲社區有不少年輕人在外縣市求學、工作,若有需要,也會出動協助長者固定路樹等工作。
從2017年起梅洲社區不再參加水利署評鑑,轉型爲種子社區,將寶貴的防救災經驗傳承到其他地區,也藉由自身的成功經驗,增加民衆防汛的觀念。
防汛成果 驚豔國際
梅洲社區不只獲得國內肯定與殊榮,2018年梅洲社區在水利署輔導下,申請並獲選美國國務院學友連結創新基金(AEIF)計劃,也是臺灣唯一獲選,透過該計劃將水利署防汛成功經驗推向國際,也盼能讓梅洲社區成爲亞洲社區自主防汛的示範基地。
學友連結創新基金是美國國務院負責的世界型計劃,希望各國學者對美國政府申請交換計劃,提出創新的方法來因應世界的挑戰,當年度全球共有150個國家1300件計劃申請,共計70件通過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