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調度沒彈性 如何因應異常天氣

面對一週內兩度大停電,外界質疑臺電爲何5月仍進行機組大修,造成供電不足、引發缺電危機?臺電應變能力不足是事實,但政府捧着反核神主牌,卻未正視整體能源架構與配比不合理問題,讓電力系統失去調度彈性,纔是更大的癥結所在

5月機組大修,是臺電每年例行公事,因此5月每日調度機組量能有限,偏偏近期遇上氣候異常、又有疫情迫使民衆在家上班,且疫情讓製造業十分活絡,以致17日用電量創歷年5月單日新高,臺電電力調度彈性消耗殆盡,企業與民衆重回缺電陰影

依臺電全年電力調度規劃,會在前一年排定所有機組維修期程,最晚在每年6月時,讓所有機組完成歲修歸隊,以健康機組迎接夏季用電尖峰,但近年來5月用電量不斷攀升,氣候異常愈發明顯,機組妥善率無法維持在最佳狀態,只能硬着頭皮上場,扛起供電重責。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冬季用電量較少,是機組大修密集期,但2016年起,政府啓動增氣減煤,讓燃氣機組在冬天全力運轉,直到4月解除空污限制後,才讓機組下線維修,惟排程相當緊湊,近期就發生核三1號機、臺塑麥寮等機組仍在維修期卻硬抓回歸隊發電。但核三廠今年適逢近年來大修,一口氣排定1.5個月進行縝密細修,但在最後時刻,卻因主蒸汽隔離閥可用性測試沒有通過,最終纔沒派上場發電,不然恐將成爲嚴重的核安問題。

不但遇上氣候異常,近期偏遭逢疫情大幅升溫窘況,許多企業採取在家上班,高中以下學生又在家遠距教學天氣炎熱,不得不家家戶戶甚至每房都開冷氣,一夕用電量激增。同時今年水情極差水力發電比同期減少350萬瓩,相當於備轉容量率少了10%,等於臺電在沒有增加電力的情況下,支出又不斷增加,最終吃老本終究會垮。

府院高層要求臺電重新檢討相關機組及調度排程,但整體能源架構與配比不調整,抱着反核神主牌,穿着衣服改衣服情況下,結果恐變成削足適履。企業需要的是實際穩定供電,而不是「供電無虞」的口號,政府亡羊補牢的解方必須經得起各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