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次世代高速刺蝟《索尼克英雄》

一度曾是世嘉形象代表的“刺蝟索尼克”受公司業務轉型影響不得不轉戰其他平臺,在GBA掌機上推出幾款實驗性質作品後,Sonic Team USA於2003年12月30日推出一款跨NGC、PS2以及Xbox平臺的3D動作冒險遊戲《索尼克英雄(Sonic Heros)》,以突破性組隊冒險爲全新賣點,配合全新主機帶來的暢快體驗受到世界玩家的好評。

這顯然不是製作組第一次嘗試以3D的形式呈現索尼克及其小夥伴的高速冒險之旅,早在土星時代世嘉就已經推出過打着“3D”旗號的索尼克相關作品,全3D的《索尼克大冒險》更是DC主機首發遊戲之一,所以在作品的3D化方面他們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總共有四支隊伍供玩家選擇

遊戲以背後視角關卡制展開,很以往一樣場景里布滿各種各樣的加速機關道具,玩家需要從Sonic隊、Dark隊、Rose隊和Chaotix隊四支隊伍裡挑選一個闖關,熟練運用隊伍裡每一位成員的動作特性,在高速跑完賽道的同時還要處理分佈在各處的雜兵。就拿由索尼克、塔爾斯以及納克魯斯組成的“索尼克隊”來說,主角索尼克代表速度,塔爾斯能夠拉着其他兩人往上飛,孔武有力的納克魯斯當然是戰鬥時的不二人選,在適當的場合及時切換到相應角色領隊能夠幫助隊伍迅速通過各種障礙,其他隊伍也都有着相同的結構

關卡結構讓人十分懷念

雖然實現了全面3D化,但由“索尼克之父”中裕司等人構成的核心開發團隊保證了本作的關卡設計思路水準與2D作品一脈相承,像標誌性大回環當然不可或缺,連續90度轉彎時的鏡頭跟隨方式以及畫面流暢度也給人駕輕就熟的感覺。不過作爲“索尼克”系列誕生12週年的紀念作品,導演飯冢隆並不想簡單重複過去的硬核玩法,希望新手玩家也能享受到角色們高速奔跑時的快感,因此他大幅提高了關卡的容錯度,包括加速點的增加、能夠飛行的角色等等,儘量減少玩家對難度的抱怨。

後期有各種上天入地的場景

總共8個關卡雖然並不多,但分佈在前進路線中的加分道具、隱藏道具數量衆多,如果沒有提前看攻略幾乎不可能第一次就全部獲得,而且很多機關的通過方式也不止一種,這就給了玩家充足的動力反覆挑戰關卡,更何況通過第流程的不斷熟悉逐漸縮短通關時間也是非常有樂趣和快感的一件事。

酷炫的必殺技

作爲“索尼克”系列乃至世嘉公司第一款橫跨三種主流平臺的3D大作,製作組非常重視這次開發工作,中裕司親自擔任製作人便是一個例證,另外他們雖然完全可以從同類型的《索尼克大冒險》中照搬很多素材,但最終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從零開始構築《索尼克英雄》的世界。

這些努力最終獲得了不錯的回報,三大平臺合計全球銷量接近550萬份,與之相對應的是本作在媒體那裡卻沒有獲得太好的評價,很多媒體指出遊戲不僅有視角邏輯混亂、判定不嚴謹等問題,在整體結構上比起以往的2D索尼克系列也沒有本質上的進步。銷量與口碑,《索尼克英雄》最佔了其中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