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史上的今天:世嘉家用機絕唱 DC主機發售

如果讓老玩家選出一款主機來代表曾經還在硬件市場摸爬滾打的世嘉,有人可能會選性能碾壓紅白機的世嘉MD,也可能有人會想起當年與初代PlayStation正面硬剛的土星,但如果從悲劇性色彩這個角度考量,顯然還是世嘉最後一款家用主機Dreamcast(簡稱DC)更容易讓人扼腕嘆息。

卡在1998年11月27日這個時間節點發售的DC主機本來應該有不錯的市場前景。首先作爲市場上第一臺128位主機,它與前一代主流家用機相比在性能上有了質的飛躍,趕在PS2、NGC以及後來的Xbox之前以第六代主機的先驅身份早早進入市場。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年多的時間差優勢,相對於初代PS、土星和N64等前代主機那種棱角分明的3D畫面,DC平臺的《靈魂之刃》、《夢幻之星OL》等遊戲簡直就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毫不誇張地說,單論畫面表現的話當時的DC能夠把其他主機加上剛剛開始流行3D加速卡高端遊戲PC拉倒一起A了。

DC主機革命性內置了一塊調制解調器(MODEM)芯片用於上網,雖然傳輸速率僅僅只有標準的33.6Kbps,勉強能夠支撐《夢幻之星OL》這樣的聯機合作遊戲,但在客觀上卻把整個家用主機帶進了網絡時代。再加上《夢幻之星OL》本身的畫面、手感、可玩度都堪稱業界頂尖,在當年可以說是DC的必買作品之一。

PSO的劃時代意義不必多言

更難能可貴的是,DC主機不僅性能超羣,而且在外觀設計上也別出心裁,被戲稱爲“蚊香”的產品LOGO早已成爲業界經典,簡潔大方的主機造型,同時支持4支手柄的獨到設計都很受歡迎。手柄上那個可拆卸的存檔周邊“Visual Memory”更是神來之筆,甚至能夠用它來玩一些簡單的小遊戲趣味性十足。

創意非凡的VM

那麼這樣一臺逆天機器究竟爲何會在消費市場上慘敗,並最終導致世嘉完全退出主機硬件領域的呢?原因當然多種多樣,其中比較關鍵的有不向下兼容土星遊戲、GD-ROM光盤高不成低不就、PS平臺的《最終幻想8》等獨佔遊戲太過強勢、被基於厚望的“莎木”系列沒能打響等等,另外據說索尼看到DC的強大性能後加快了PS2的研發工作,使其在2000年初得以上市,雖說它的硬件落實到遊戲表現上比DC平臺的作品也強不了太多,但勝在遊戲陣容空前龐大,不說DC這種缺乏第三方支持的主機,就是後來的NGC和Xbox同樣只能甘拜下風

當年世嘉全社上下對DC都報以孤注一擲的心情社長大川功親自請到日本娛樂圈營銷天才秋元康(沒錯,就是後來打造AKB48的秋元康)來主管DC主機的宣傳工作,先後投入130億巨資作爲廣告經費,可以說在聲勢上並不輸給競爭對手

當年的知名廣告形象湯川專務

只要在那個時代真正上手玩過DC主機的老玩家,幾乎每一個都對其讚不絕口。但家用主機畢竟是一種大衆消費產品,特別是在業界從“硬核”慢慢向“輕度”過渡的2000年前後,DC主機的作品種類過少並且嚴重核心向,再加上缺貨、競爭對手太過強大等等因素,最終難以避免地走向沒落。

大川功於2001年1月31日正式宣佈從主機硬件市場退出,沒多久世嘉便積壓庫房裡的近200萬臺貨品以9900日元低價對外甩賣,從而十分具有諷刺意義地成爲日本當年的暢銷主機之一,但這顯然對挽回頹勢於事無補,無法阻止世嘉和DC一起從硬件領域的黯然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