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 AlphaGo?!OpenAI 擊敗《Dota 2》電競選手

實習記者黃肇祥綜合報導

除了圍棋盤上的 AlphaGO 與《星海爭霸》的 DeepMind,人工智慧能在電競領域闖出名號嗎?馬斯克(Elon Musk)的人工智慧 OpenAI 就完成一項壯舉,一對一擊敗《Dota 2》的職業選手。

▲OpenAI 在《Dota 2》的表演賽中,擊敗烏克蘭籍的職業選手 Dendi。(圖/翻攝 Youtube)

先前 DeepmMind 研發《星海爭霸》的 AI,韓國競選手 Byun Hyun Woo 就曾表示,在他有生之年都不會被 AI 擊敗,不過現在第一位被人工智慧擊敗的電競選手出現在《Dota 2》的遊戲中,由馬斯克成立的 OpenAI 出戰前世界冠軍、職業選手 Dendi,以中路 1V1 單挑的方式進行對決,結果 Dendi 連續兩場比賽輸給 OpenAI,第三場宣佈棄權不再挑戰

※AI 技巧精湛,不輸職業等級

比賽雙方都使用影魔(Shadow Fiend),禁用凝魂之淚、靈魂之戒等特定道具,沒有中立野怪生物,藉此削減比賽的隨機性,讓對抗專注於選手與 AI的技巧比拚。在比賽開局,OpenAI「卡兵」的技術就略勝一籌,取得些微的兵線優勢,在「尾刀小兵也都能取得領先,更屢次佔據有利的位置消耗 Dendi 的血量

Dendi 賽後表示,OpenAI 有點像人類操作,但同時也不完全是人類。其實從對戰內容來看,OpenAI 就有使出類似「假動作」的技巧來欺騙玩家,雖然偶爾也能看到 OpenAI 面對小兵糾纏,不小心卡住位置,但大幅領先的精準尾刀與站位判斷,還是讓 OpenAI 擊垮職業選手 Dendi。

▲Dendi 多年前能獲得世界冠軍,現在也仍是職業好手。(圖/翻攝 Youtube)

從賽前宣傳影片可以看到,此戰之前OpenAI 就曾擊敗 Arteezy、SumaiL 等多位世界級《Dota 2》好手。OpenAI 團隊首席技術長 Greg Brockman 提到,在訓練時期,OpenAI 和許多自願幫忙的職業選手對戰,「Dota 是絕佳的 AI 測試環境,比賽相當複雜且有龐大的競爭意識,這意味着我們得研發新的技術,持續突破極限。」

※超越 AlphaGO?難度不如圍棋

OpenAI first ever to defeat world's best players in competitive eSports. Vastly more complex than traditional board games like chess & Go.

自家人工智慧取得驚奇的一勝之後,馬斯克也在推特上說:「OpenAI 擊敗世上頂尖電競選手,比起傳統的棋盤遊戲,這更加複雜。」言下之意似乎是在比拚 AlphaGO?然而,在《Dota 2》中的 AI 真的有比棋盤上的 AlphaGO 強大嗎?《WILDML》的作者 Denny Britz 認爲馬斯克的推文是在誤導大衆,OpenAI 的勝利雖然讓人興奮,卻也不應該被過度炒作。

Britz 指出,一對一的中路單挑與團隊五對五是無法比較的,團隊作戰需要高階戰略測定、溝通與合作,且遊戲長度達 45 分鐘以上需要長遠的戰術規劃,但在一對一的對戰中只需要擊敗對手,一對一 AI 需要的是機械般精準的技巧與短期的戰術規劃,這對於當前的 AI 技術並沒有任何挑戰。Britz 甚至認爲比起圍棋操作可能性,《Dota 2》的一對一比賽每一步的選擇更少。

▲AlphaGo 曾是人工智慧的領先者,擊敗中國棋王。(圖/取自DeepMind)

人類與電腦差異也顯現在 OpenAI 的作戰技巧中,Britz 進一步解釋,OpenAI 很可能是建立在遊戲 API 程式上,因此獲得的資訊遠勝於人類玩家,例如技能的施放距離,OpenAI 可以非常精準,適時取消技能施放作出佯攻,比起人類也能有更快的反應速度,OpenAI 在一對一的比賽中擊敗玩家並不稀奇,但 Britz 也認爲 OpenAI 仍是有厲害之處,透過自我對戰逐漸學習作戰技巧,並且還能學到人類耍心機手段,在電競領域測試 AI,也有利於推廣整個 AI 產業

或許 OpenAI 的勝利被誇大看待,但團隊其實也不斷在研發五對五的團隊作戰 AI,下次要讓人工智慧挑戰整個職業戰隊,現在的勝利或許只是起步,未來電競在注入 AI 之後,會不會有更多元的呈現?相信也值得粉絲科技迷們持續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