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家族”的中秋聚會——不同的餅一樣的月

(原標題:“月餅家族”的中秋聚會——不同的餅一樣的月)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蓋博銘 樑天韻 孫琪)“過中秋、吃月餅”,中秋節是鐵打不動的農曆八月十五日,但月餅可是古今不一、南北有別。“月餅家族”都有哪些新老成員?古今的月餅是怎麼變遷的?

古今對話——品一品月餅文化中的“雅俗之變”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透過蘇軾的詩句,麥芽糖酥油香甜,與中秋夜的月華,一同穿越千年,映照在今人心間。

北京市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介紹,對月餅的正式記載見於明代《宛署雜記·民風》一書,“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麪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爲月餅,市肆至以果爲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月餅在明朝成爲中秋拜月必備的祭品,人們分而食之以求“人月兩團圓”。

據文化學者介紹,清代月餅的餅皮均爲酥皮,佔據現代中秋月餅市場最大份額的廣式糖漿皮月餅,“皮軟餡靚”實際上是學習自西式糕點的作法,其發揚光大則源於現代食品工業的機械化、批量生產。

時至今日,“月餅文化”也在因勢而變。“月餅”正被賦予更多可被利用的價值。被商業雕飾也罷,被人情世故所擾也好,“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的時候,未嘗不可多一份心思,品一品其中的古韻綿長。

新舊對話——瞧一瞧月餅市場中的“創新之戰”

在安徽,71歲的古徽州制餅藝人洪國清起了個大早,他已經不像16歲初學制餅時那樣年輕,但是他制起餅來仍然有板有眼:稱重、打麪皮、包餡兒壓平、用麥芽糖寫上“中秋快樂”、撒上黑芝麻、爐火烤制——古法手工制餅,用料配比和火候全靠匠人的經驗和手藝

片刻出爐的“徽州月餅”香甜酥脆,這個又被稱作“徽州麻餅”的食物,滿是徽州人對家鄉的回憶。“過中秋,吃麻餅”也成爲歷代徽州人的傳統

這傳統的手藝已是月餅製作的標杆,但每年,人們總會發現,今年月餅又“玩”出了新花樣。

一開始,人們討論五仁兒月餅是否好吃,後來當人們不再覺得冰皮月餅、榴蓮月餅是新主意時,商家總能作出“新文章”。

帶有公司名稱或者祝福的“定製月餅”,體現品牌特徵的“主題月餅”……甚至有商家推出了韭菜月餅、鹹菜月餅、小龍蝦月餅……還有人盤點了今年多款“網紅”月餅,並在社交媒體上“試吃”品鑑

此外,3D打印月餅模型、“青銅口味”月餅以及通過微信、微博售賣的“私房月餅”着實吸引了不少眼球。

月餅在傳統意象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流行文化和商業文化,也正成爲二者傳播的“載體”。

地域對話——嘗一嘗月餅口味的“甜鹹之差”

“廣式月餅特別是純蓮蓉餡最美味”“我大雲南的雲腿月餅,誰吃誰知道”“衚衕串子打小吃慣了 大白皮 青紅絲五仁月餅,就好這一口兒”……

隨着玉露生涼、丹桂香飄,“哪裡的月餅最好吃”辯論賽再次打響。

上海的任女士從小家裡過中秋的習慣,就是從杏花樓提回一盒月餅。“上海人愛甜食,我尤愛豆沙和蓮蓉。雖然市面上不乏各種精巧的月餅,但還是留戀那種樸實的甜。”

北京的王奶奶中秋節前特意去老字號買了幾塊“老月餅”。“提漿皮,裡面是冰糖和青紅絲,孩子們吃不慣,但我們老人家還是吃這個最稱心。”王奶奶告訴記者,京式月餅按餅皮工藝可分爲自來紅、自來白、提漿、翻毛數種。

雲南昆明潘先生每年中秋前,都會去專門的中秋集市採買節貨。“地市州的各種土特產,酸角甜角、火燒牛巴、雞樅、鮮花餅……月餅要挑好火腿,宣威的最好,還要考慮餅皮是不是酥軟。”

各地的月餅因風土人情的不同,從形制到滋味都有很大差別,逐漸在江湖上形成了不同的月餅“流派”,廣式、蘇式、京式、滇式、潮式徽式閩式……不一而足。

中秋節吃月餅,吃的不光是味道,更是團圓與思念。不管是哪一“流派”,這一點都是相同的。

中外對話——看一看月餅經歷的“中西之別”

哈根達斯、星巴克米琪等“蛋糕式”月餅正異軍突起,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美心、榮華等港臺品牌也逐步走進大陸消費者的家中。

憑藉其特有的品牌形象與公關策略,各大品牌也正藉着傳統節日的東風,將“洋味道”融入月餅之中。

剛剛在北京參加工作的王小姐準備買一些特色月餅回家探望父母。她說,平時爸媽只會買那些傳統風味的月餅,今年也讓他們嚐嚐鮮。

“月是故鄉明”——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卻是難捨傳統的味道。儘管各種各樣的月餅層出不窮,但不少人還是打算吃傳統的中式月餅。

在倫敦工作的姜女士正打算給外國同事準備一些傳統的月餅作爲節日禮物。她說,能夠在異鄉和大家一起吃一次月餅,讓異國的朋友們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中秋節最喜悅的一件事。

郭瑀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名博士生,她說,離家多年,在異國過中秋已成爲她思念親人、思念朋友不可或缺的“儀式”。

“年紀越大,越懂得珍惜家人,所以在這樣的日子裡自然總會想起他們,”郭瑀說,“擡頭看月亮,想到地球另一端的親人朋友,會感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是何等恰如其分。”(參與採寫:孟盈如 周暢

(原標題:“月餅家族”的中秋聚會——不同的餅一樣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