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成爲東亞區域汽車產業鏈合作的樞紐

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黃鑫宇)5月29日,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四十人曲江論壇上發佈了主題爲“全球產業重構與中國選擇”的2021《曲江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汽車產業作爲高度集成的產業,適合作東亞產業鏈合作的抓手。而中國由於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領域較爲領先,產業配套網絡齊全、市場規模巨大,因此,中國有望成爲東亞區域汽車產業鏈合作的樞紐

研究“中國產業鏈:外移、內遷,還是區域重組”相關課題時,《報告》提出汽車產業作爲高度集成的產業,適合作爲東亞產業鏈合作的抓手。尤其是在新技術、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傳統汽車產業與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緊密相連,而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在新興汽車產業中各自都具有一定優勢。中國由於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領域較爲領先,產業配套網絡齊全、市場規模巨大,因此,中國有望成爲東亞區域汽車產業鏈合作的樞紐。

但《報告》同時亦指出,我們也要看到,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合作在相當大程度上受制於地區內的政治關係,東亞地區的產業合作在該領域也面臨一定挑戰

中美衝突疫情衝擊以及數字技術、氣候變化四個方面因素正在重塑全球產業鏈。基於這些因素對全球產業鏈進行研究,《報告》得出六方面主要結論

第一,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得益於數字技術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在數字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衝突更加具有了特殊複雜性。同時,氣候變化一方面對中國傳統行業提出了挑戰,但是也爲中美關係提供了新的合作領域。

第二,我國產業鏈的全球影響力脆弱性同時並存。《報告》顯示,基於單個經濟體的比較來看,中國供應鏈呈現較強的韌性。但是我國供應鏈在電機-電氣-音像設備、機械設備光學-醫療等儀器三個行業的脆弱性較高。《報告》專門對所有進口中間品的供應鏈脆弱性進行了產品層面分析,並將所有進口產品分爲顯性供應鏈脆弱類中間品、可能轉化爲脆弱類的中間品、穩定類中間品、可能轉化爲穩定類的中間品。然後基於此提到了有針對性建議

第三,國家產業鏈的二元悖論及其權衡。《報告》從行業層面、國別案例等角度揭示了產業鏈的二元悖論,即一國在某個產業鏈領域的全球影響力,及其對這個產業鏈的完全自主可控,兩者難以同時兼得。首先,9個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國別案例分析驗證了該產業鏈悖論;其次,中國在總體上、尤其是在技術密集型行業中也存在這一產業鏈悖論;再次,所有國家當中,美國對產業鏈悖論的解決方案值得中國學習。

第四,在關稅領域,《報告》建議通過提高中美雙邊關稅排除率,推動雙邊關稅水平下降。

第五,在科技競爭方面,《報告》指出,應全面、客觀、準確認識中美科技競爭新趨勢及中國所處地位。這也是很多問題思考的出發點

第六,從空間上,《報告》認爲,我國產業鏈面臨着三個調整方向:外移、內遷、區域重組。三個調整方向本身是中性的描述,其結果是否積極取決於具體的演化邏輯。《報告》就中國對越南快速增長的出口進行了拆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中國向越南產業轉移的成分和性質。並提出了可能構建中國、越南共贏的區域生產網絡新格局

其中,《報告》對於鞏固國內產業鏈,做好中西部地區產業鏈承接,提出了四點建議,包括執行梯度稅收優惠;改善中西部地區政府激勵約束機制,提升市場化水平和政府效率,改善政企關係;推動內資中小企業發展壯大,逐步擺脫服務外資的“代工”地位;中西部邊境省份加強與越南、緬甸周邊國家勞務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