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搖籃》總製片人賈軼羣:用真實鋪砌歷史的厚度

電視劇《啊搖籃》於5月4日播出後,在海內外都收穫了很好的口碑反響熱烈。該劇以黨中央在延安設立的保育院爲線索,講述了一批革命工作者在戰爭時期保護革命後代的特殊經歷。近日,《啊搖籃》總製片人軼羣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真實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是厚重的、紮實的,所以它纔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歷史的厚度

“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爲。”有觀衆陸游詩句對《啊搖籃》作了很高的評價。賈軼羣在《啊搖籃》的創作過程中也有着相似的感悟:“我們的創作初衷便是,力求不要過多地渲染,或者說編織我們想象的東西,我們就要真實地還原歷史本來的面貌。”賈軼羣相信,歷史故事本身就是深厚的,它足以讓觀衆沉浸其中。

爲了“將真實進行到底”,劇組輾轉多地取景取材,在人物造型畫面設計上下足了功夫。總編劇王茜更是從十三年前便開始聯繫、採訪當時保育院的“親歷者”及他們的親人——這些內容被放置在每一集的片尾。“我們希望用這種嶄新的表達形式,讓觀衆相信這段歷史的真實性。”賈軼羣說,“有些故事內容觀衆無法理解,但這就是歷史的真實。”

生動詳實的文字和影像資料將這段封塵已久的歷史娓娓道來,挖掘得越深,賈軼羣就越是爲老一輩革命者無私無畏的家國情懷而觸動。她說,拍攝時不只擔着一份責任感,還懷着一顆敬畏的心。

價值觀的共鳴

藝術高於生活,但不能脫離現實本身。在歷史故事俱來的厚重感已經相當地拔高了作品立意的基礎上,賈軼羣希望用普世的價值觀引起觀衆的共鳴,讓大衆尤其是年輕人情感上更容易接受,併產生認同。

賈軼羣介紹說,“唐素素這個人物就是我們加進去的一抹亮色,她的形象是和現在的年輕人相勾聯的。”呈現歷史不應止於追憶或緬懷,而應當從中找到照亮現實的切口。賈軼羣認爲,唐素素就是這個“切口”,從她的犯錯和成長中,年輕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殘酷的考驗中領悟生活的真諦,認清現實的艱難後仍能抱持理想,這種價值觀在過去和現在都是一樣的。”賈軼羣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對當下的年輕人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啊搖籃》播出後,在國內好評如潮,“出海”後也得到了廣大華僑和外國友人的認可。隨着劇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觀衆在評論中表達了自己真切的觀看感悟,也分享了很多不爲人知的故事。賈軼羣至今仍能陸陸續續地收到觀衆的來信和來電。

情感的表達

《啊搖籃》從一開始就沒想要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它既不是宣教片,也不是黨史題材的電視劇,而只是展現一羣普通的小人物在特殊的年代,一起做同一件事。然而,這不妨礙其流露真情——對革命工作者的敬意、對革命事業的讚頌。

賈軼羣認爲,情感的表達不是刻意的,不是口號式的叫喊,而是自然流露的,是發自內心的。在觀看醜鬆亮(醜子岡之女)女士對母親的回憶時,賈軼羣被她身上淡淡的情感表達方式打動:“談到她的母親時,周圍人都很感動、在流淚,她從來沒有流過眼淚,但是她眼睛一直有淚花。她不是要故意煽情,或者說一定要把自己的母親塑造成一個英雄,然後去感染大家。而是從一個女兒的視角,講述對母親最直接的、最真切的一種感受。”

這種情感表達的方式也時時體現在《啊搖籃》的創作中:當醜子岡看到華北被害後,一臉不敢相信的看着血染牀榻,淚水浸溼面龐、用顫抖着的嗓音說着:“這是怎麼了?”,沒有歇斯底里,沒有痛哭流涕,卻道出了她心裡無限的哀痛與悲傷;送別耳朵受傷的維方時,保育員們用最輕柔的聲調、最形象的身體語言和維方“說話”,直到維方迴應一句“好多好多花生都是我的”,所有的人都在無聲中淚眼眶,雙方之間難以割捨的情感在這樣耐心的交流中自然流露着;馬五嬸聽到馬五犧牲的消息時,拼命一件又一件的洗衣服,在沉默與不知疲憊的“忙碌”中消化噩耗直到暈倒,一個堅韌的女性形象躍然於熒幕……《啊搖籃》的創作者們則不動聲色地以革命年代的一隅,帶着觀衆領略了偉大時代的普通人身上熠熠閃光的品質。

恰好能在建黨100週年之際播出,賈軼羣感到非常意外和榮幸。可以說,《啊搖籃》的這份“獻禮”很偶然,也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