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豆花、布丁豆花口感大不同! 專家解惑:凝固方式是關鍵

豆花資料照。(圖/記者蔡玟君攝)

記者嚴雲岑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吃一碗香甜冰涼、富含營養的豆花,不但消暑解渴,更是老少咸宜國民點心,但傳統豆花、布丁豆花與超市販售盒裝豆花,雖同樣以豆漿原料口感卻大不相同。對此,食藥署邀請食品科學專家幫解惑。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蔡敏郎教授在「食品藥物安全週報」表示,傳統豆花是用石膏鹽滷作爲凝固劑,石膏的鈣離子或鹽滷的鎂離子帶有正電,會與豆漿中蛋白質上的負電荷相吸,進而形成凝膠結構,凝固後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豆花。製作傳統豆花時,石膏通常會再與地瓜粉混勻,這些澱粉分子糊化後,分子鏈充份展開,穿梭在蛋白結構中,可以讓豆花凝固後質地更細緻、綿密彈性

至於布丁豆花或盒裝豆花,則是使用洋菜明膠吉利丁、布丁粉等動植物膠,將豆漿製成凍狀,相較於石膏凝固的豆花,口感較爲軟嫩,若用布丁粉製作或添加雞蛋,還會帶有蛋香

蔡敏郎強調,原料黃豆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豆花的品質,但消費者購買豆花時無法親眼確認原料狀況建議挑選信譽良好的店家品牌購買。若在店面攤販購買豆花,則可留意周遭環境清潔程度人員衛生、器皿容器是否乾淨。

由於豆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保存條件不佳時容易腐敗,購買時也可留意,店家的豆花是否有冷藏熱存設備保溫桶,讓豆花儲存在合適的條件下,減少腐敗的風險,而購買豆花回家後應儘快品嚐,不宜放置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