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柳中心小學(集團)校長鍾亞利: 構建家校共育課程體系 指導服務家庭教育
“讓生命陽光般燦爛”是垂楊柳中心小學的辦學理念,鍾亞利校長認爲:學校是學生、教師、家長彼此關聯的一個有機生命組織,這個“生命成長共同體”以學生成長爲核心,以教師和家長成長爲紐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專業素養得到提升,自身價值得以體現;家長素質得到提高,家庭幸福得以實現,社會更加和諧進步。一直以來,鍾亞利校長帶領垂楊柳中心小學全體幹部教師團隊,基於這一理念,從“我能幫家長做什麼”出發,再攜手家長“一起爲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麼”,構建家校共育課程體系,指導服務家庭教育。
主動擔當 學校能幫助家長做些什麼?
從三方面開發家庭教育課程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同時也強化了學校要做好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作爲專業的教育組織,學校不斷修煉提升教師“修己以敬”,指導服務家庭教育的能力,以“我能幫到家長什麼”的責任感,贏得家長與學校的“共情”和“通心”,有效影響家庭教育,促進兒童的生命成長。
垂楊柳中心小學,主動開發家庭教育指導課程,解決家長育兒困惑。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孩子的父母,大多沒有教育專業背景,也缺乏育兒經驗,在陪伴孩子成長中常常會有一種無力感,甚至形成焦慮。爲了幫助家長,垂楊柳中心小學從三方面開發指導服務家庭教育的課程,解決家長的育兒困惑:
第一,成長關鍵期的家庭教育課程。孩子的成長具有階段性特徵,幾年來,學校致力於成長階段教育研究,開發成長關鍵期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通過一年級入學適應期的“幼小銜接課程”,三年級馬蹄形轉換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課程”,五年級青春期前期的“接納感受科學溝通課程”和六年級畢業勵志期的“小初銜接課程”,滿足家長在孩子成長關鍵期的家庭教育指引,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誤區。
第二,具有普遍性的育兒困惑指導課程。在成長關鍵期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的基礎上,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在不同年級徵集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有針對性的撰寫並錄製成家庭教育“微課程”,目前學校撰寫並錄製開發了34節微課,不僅服務學校家長,疫情期間還給學區、集團、以及手拉手兄弟學校的家長帶來指導。就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還針對學生居家學習親子關係緊張問題,開設了“把握疫情的特殊時期提高家庭逆商”“看見感受 理解行爲”等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在學習強國播放,服務更多家長。
第三,主動建設校園書院課程,搭設家校共育平臺。北京市教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中,鼓勵學校在服務指導家庭教育方面進行機制創新和實踐探索。學校本該是社區的文化高低,應敢於打破學校圍牆,發揮對區域的文化引領。
垂楊柳中心小學校以“楊柳書院”爲載體,網聚國學名家大師、現代教育學者,融合國學、教育、科學爲一體,打通學校教育疆域,自2016年書院開辦以來,累計開講座50多場,影響帶動了區域師生家長綜合素養的提升。正如書院賦裡所說:稚子入書院,博覽羣書,韜光養晦,修得鴻志翔宇寰;師者入書院,博觀約取,仰思聖賢,日新其德志高遠;家長入書院,弘揚家學,涵養家風,家校共育心相連。
家校攜手 一起爲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麼?
共建親子系列課程 開設百家講壇課程
生命成長共同體中學生的成長爲核心,促進兒童的生命成長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基於我能爲家長“做些什麼”的思維,使家長看到我們的努力,從而心悅誠服的與我們"共情” "通心”,變審視爲信賴而樂意攜手學校“爲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麼”,實現家校共育。
聯手共建親子系列課程,助力親子和諧。新時代德育具有更強的人文性和科學理性,育人要入情入理,師生之間、教育者之間、親子之間、家校之間需要構建真誠對話、和諧共生的新人文關係。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襲,一些親子關係引發的家庭矛盾,讓鍾亞利校長更加感受到這一點:成長需要開展真誠的對話,實施平等、包容、互尊的人文關懷。
早在2007年垂楊柳中心小學就倡導親子“三個好習慣”的培養,即:“親子鍛鍊”、“親子勞動”和“親子閱讀”,促進親子交流與和諧關係的建立。爲此學校持續開展系列親子活動,比如一年級的“親子長走”、二年級的“親子零米粒”、三年級的“親子登山”、四年級的“親子種植”、五年級的“親子一封信”,六年級的“親子畢業典禮”。一系列親子活動增強了孩子和家長的溝通,促進了家庭的和諧、幸福、融洽。
開設百家講壇課程,形成共育合力。“家長”對於學校而言不僅是合作者,更是育人的豐厚資源。爲開發調動家長資源,爲學生成長服務,垂楊柳中心小學成立了“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長教師協會組織。通過全校家長的問卷調研,徵集家長志願者,進入班級、年級,進行好書導讀、課外拓展、職業介紹,豐富了學生的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爲孩子們閱讀習慣的培養、生涯規劃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除此以外,家長志願者隊伍還活躍在學校的親子戲劇舞臺上,加入到學校的學科系列嘉年華活動當中。家長育兒是天性,學校育人是天職,將天性和天職結合起來“家校共育”,成爲垂楊柳中心小學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畫最大的同心圓”的要求,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策略。而畫最大的育人同心圓,就是組織儘可能多的教育要素積極協作,把家庭課堂、學校課堂、社會大課堂的各種影響力統一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在多種共情和合的氛圍中,以兒童發展爲核心、教師家長的生命成長爲紐帶,畫出最大最美的同心圓,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爲學生的成長助力。
來源:教育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