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龜速 專家點出3大毒瘤

都市更新停滯不前,專家認爲,3大毒瘤阻礙都更發展。(圖/記者一中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花蓮206強震喚起民衆對於老舊建築的關注以及都更的急迫性,但權利分配問題依舊喬不攏,造成都更牛步化。臺北、新北市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鬍偉良則認爲,目前大臺北地區出現三大毒瘤,成爲阻礙都更發展的主因

胡偉良指出,都更在各國早已行之有年,臺北市的都更推動迄今,不僅成案不多,還推高了房價,特別是過去喊出「一坪換一坪加一個車位口號,也讓人性的自私與貪婪更爲變本加厲。

政策影響都更:主管機關缺乏同理心胡偉良認爲,影響都更推動的因素很多,其中在都更中的政府審查部分行政流程過於冗長、繁複,審查過程缺乏同理心,過度強調「形而上」的公共利益,卻輕忽了都更的防災、安全和景觀功能,再加上主管機關怯於行使公權力,造成政府「一面鼓吹都更,另一方面又百般刁難」的情況發生。

貪婪阻礙都更:建商地主吃相難看

人性的自私、貪婪也使得都更推動不易。胡偉良指出,像早期建商常利用資訊的落差、不透明,以低價收購老舊房屋,再以辦理都更爲由,向政府申請低價承購公地,賺取龐大利潤

另一方面,少數老屋的住戶也想借着釘子戶身份,從建商那邊分到一杯羹,使得民衆欲透過私下協商取得有利於自己的改建條件,也造成現在都更越來越推不動的主要原因

合法既得利益者 死守不放

胡偉良認爲,都更中最難克服的難題在於,一樓頂樓和近期完成裝潢的住戶意願,尤其部分一樓有地下室私人專用庭院,因爲在改建後無法繼續保有原來的使用面積,因此總是反對改建。

而頂樓的住戶則通常爲「屋頂加蓋」,做爲自用或出租使用,這些不合法的既得利益佔用者已經把這些取得的利益視爲理所當然,當然也不會輕言放棄。

胡偉良表示,多數屋主大多隻關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大衆安全問題,即便房子出現海砂屋、傾斜等疑慮,依舊對於整建費用斤斤計較,再加上主管機關也不願擔起責任政治人物只求選票,更使得都市更新發展如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