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西區,十步之內搞定的銅板美食

文/愛文大叔 圖/操練

臺灣人做生意,重“集市”(臺語)。商家羣聚,意味着人氣。有人氣,就有買氣。所以同行不必相嫉,只要各懷獨門絕技,就算是同業,生意照旺不誤。臺南民生路一段,開山宮旁卓家汕頭魚面附近,不但是連三攤的美食小聚落,而且每道美味,幾乎都是50元就可搞定,正是個好例子。

▲羣聚帶來人氣,臺南西區連三攤的銅板美食 。

卓家汕頭魚面,是飄香半世紀以上美食。也是我每回造訪臺南,總要乾魚面、魚酥肉飯、滷蛋滷丸滷豆腐全套,再外加魚丸魚餃魚冊三味合一的綜合湯一碗,才能一逞我口腹之慾的府城老字號美味。位在窄巷前、轉角上的老店,店中央供着一鍋,光看就令人口水直流的爌肉滷汁。經過這年近半百的老滷的催化,鴨蛋油豆腐、魚丸都成了色香味皆有的好滋味。

▲飄香半世紀的“卓家汕頭魚面”。

店內所有料理的基底,像是魚面、魚丸、魚餃、魚冊,全數都以魚漿做成。像是必嘗的招牌,當然是扁而如波浪狀的魚面。這個以高雄旗津狗母魚肉,打成魚漿再混入一丁點太白粉麪食,在紫菜芹菜醍味下,絲毫沒有魚腥。細細咀嚼下,盡是微甜Q彈的面香。因爲全數手工捍制,偶爾口中會“感覺”到無傷大雅的小小魚刺。不過吃巧不吃飽的它,絕對佔不了你太多的胃。

▲“松竹當歸鴨”的招牌。

嘗過魚面這一攤後,「右舍」,是年齡相對幼齒的“松竹當歸鴨”, 值得保留肚子的quota來嚐鮮。不論是當歸鴨肉面線,還是幹板條或幹油麪擔仔肉燥拌蝦仁,香味、口感賣相,都令人垂涎。至於卓家老店的「左鄰」,一樣是有着40年旗號“冰鄉 ”,是壓軸必吃的冰品甜點。原本賣的是豆花,這幾年因爲一盤只有50元的芒果牛奶冰,總能在夏季裡引來人龍長排。雖然一盤冰從下單到出貨,幾乎要排上個把鐘頭,但金煌、愛文或烏香的誘惑,外加上“一盆”大約臺北七折賣價的芒果牛奶冰,叫咱們不吃也很難。

▲“松竹當歸鴨”的擔仔乾麪,賣相口感和香味兼具。

▲“松竹當歸鴨”帶着甜味佐醬也十分爽口

若有機會造訪府城,除了晚上必逛的花園夜市,這三攤實在是值得連三吃的銅板美食攤啊!

有關愛文大叔:*任報社消費版記者6年。主跑3C電子、運動時尚餐飲。凡與資本主義「腐敗」面有關的事物,都興趣盎然。認爲時尚不只有流行的趨勢,背後歷史源起,材質科技的應用,和產業管理經營,都是驅動這個行業繼續的動能。爲了讓消費更合理,爲了讓花錢更聰明,豈能不一體視之?*歷任富豪人生Vintage Luxe特約記者時報週刊、自由時報自由撰稿人,擅長時尚生活行銷。認爲「時尚就是生活,品味需要學習」。鞋子是最愛, 戀鞋成癡; 熱愛運動, 因爲它是舒壓健康的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