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其他"四眼"如何在對華貿易上吃掉澳大利亞午餐

(原標題:港媒:其他“四眼”如何在對華貿易上吃掉澳大利亞午餐

【文/觀察者鞠峰】爲了聯合對付中國,澳大利亞爲“五眼聯盟”盟友兩肋插刀,但轉頭就被“自己人”插了兩刀……

7月2日,《南華早報》(SCMP)專欄作家盧綱(Alex Lo)發文《‘五眼’盟友如何在對華貿易上吃掉澳大利亞的午餐》,指出美國加拿大一邊用本國商品補足澳大利亞在華損失掉的市場份額,一邊叫囂中國的“經濟脅迫”。

盧綱 專欄文章報道截圖

盧綱指出,雖然“五眼”國家一致口徑抨擊中國,但他們在對華貿易上一直在互相吃掉對方的午餐(互相搶佔市場份額)。而最大的輸家就是澳大利亞——緊隨美國,與中國對抗得最兇,但也最依賴對華貿易。

看一個國家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非常重要。盧綱稱,“當美國政府指責中國所謂‘經濟上脅迫澳大利亞’時,美加兩國很難抵擋住取代澳大利亞的誘惑。”

文章稱,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葡萄酒、棉花、木材和龍蝦的份額全部大幅上漲。而這些正是澳大利亞在炒作涉華陰謀論時發現越來越“賣不動”的商品。

其中最突出的是煤炭。此前中國幾乎不購買美國的煤炭,但到了去年年底,美國已經成爲中國的重要煤炭供應國。根據澳工業科學能源和資源部的最新報告,美國煤炭繼續佔據澳大利亞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其次是加拿大和其他全球煤炭出口國,包括俄羅斯蒙古哥倫比亞菲律賓

報告顯示,中國尋找澳大利亞產品的替代時,加拿大的煤炭和相關產品輸華的比例越來越高。反觀澳大利亞,則在尋找其他市場,印度是一個潛在的大買家。

澳大利亞煤炭逐漸遠離中國市場後,美國煤炭輸華去年10月還基本爲零,今年2月就升至30萬噸,4月100萬噸,5月72萬噸。

文章分析,隨着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大麥出口下降,中國似乎放鬆了對加拿大的“非正式貿易制裁”。從去年8月至今年2月,加拿大對中國的大麥出口量增至220萬噸,是上次收穫期(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的兩倍多。

最後,盧綱問道,“澳大利亞的問題,源於其對華貿易和外交政策目標和方向。在澳大利亞生產商喊‘受不了’(enough is enough)之前,這個國家還要(被盟友)戲耍多久?”

相關報道: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2021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的動力煤出口量下降至4508萬噸,同比下降13.3%,其中,2月份,澳大利亞動力煤出口量爲1581萬噸,3月份這個數字更是下降到135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8%。

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煤炭銷售量急轉直下。其中的直接原因莫過於由澳大利亞一手攪壞的中澳關係

直觀的反應便是,從去年11月至今年5月,已經連續7個月沒有一丁點澳煤進入中國,且這種勢頭還有可能維持下去。

更有意思的是,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今年1月至5月期間,從美國進口煉焦煤數量呈上升趨勢。1月和2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煉焦煤數量分別爲27.9萬噸,以及29.6萬噸。

3月,中國進口的煉焦煤數量增長至約66.3萬噸,4月達到今年峰值97.4萬噸。5月數量有所回落,爲71.8萬噸,但依舊排名今年第二高。

當然,提到中美經貿我們普遍還是會覺得這個“壓艙石”依舊穩妥,不過在煤炭交易的版塊,2020年10月前,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煤炭數量幾乎爲零。也就是說,這澳大利亞是眼睜睜地將本該裝進自己褲兜的真金白銀拱手讓給了美國,而且是一心一意想幫着美國對抗中國的“美國”。

這麼一看,要說澳大利亞“實誠”還是該說它傻?

《南華早報》援引澳大利亞工業部報告稱:美國煤炭正持續填補澳大利亞留下的空缺

眼見着情況不妙,澳大利亞商貿部門還是出面向中國喊了很多次話,但澳大利亞政府過於“雙標”的作風着實讓人無奈。僅僅幾個月的時間裡,澳大利亞單方面撕毀了與維多利亞州的“一帶一路”經貿協議,企圖強行收回中國嵐橋集團與澳大利亞簽署協議租借99年的達爾文港,隨後又跟着美國一起對中國內部事務說三道四。

可以說,中澳關係走到如今這步還是不澳大利亞自己“作”出來的,這“作”完了總得有人收拾殘局,中澳關係要恢復如初也恐怕是遙遙無期,澳大利亞便開始打起印度的主意。

澳大利亞自從失去了中國市場之後,就將印度視爲了替代品,將煤炭出口到印度。

印度如今已經是全球粗鋼產能第二大國,隨着經濟的發展,印度電力不足的短板顯露無疑,對煤炭的需求量一直都在增加,到2040年印度普通煤炭需求預計比2020年增長96%。

單看市場的話,印度的確是澳大利亞不錯的選擇,不過印度這脾氣出了名的怪,要說最沒有契約精神的國家,印度肯定是要入圍的。早在幾年前,澳大利亞和印度簽署過煤炭相關的合作協議,但喜歡變卦的印度轉頭向加拿大和美國進口了共計800萬噸的煤炭,讓澳洲實實在在吃了一個“啞巴虧”。

如今,新冠疫情依然嚴峻,印度國內更是德爾塔病毒橫行,經濟恢復也幾近停滯。

爲了解決財政不足的情況,印度推行了煤炭開採商業化,對41塊煤區進行了拍賣,此舉會進一步擴大印度煤炭的開採量印度政府出發點是,吸引投資並節省印度的進口費用,從而推動印度的自力更生,提振經濟,甚至藉此讓印度成爲煤炭淨出口國,但是這會直接衝擊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

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找印度當替代品的點子並不能解決問題。

對中國來說,澳大利亞的確曾是最主要的煤炭進口國,不過沒有澳大利亞似乎也並未造成多大的影響。畢竟做買賣嘛,你不想做總會有人願意“接盤”。目前,不僅僅是美國填補了澳大利亞留下的缺口,加拿大、哥倫比亞、菲律賓、俄羅斯和蒙古等國也都紛紛加大了對中國煤炭的出口量。

可以說,以中國爲中心的全球煤炭行業格局正在發生着改變。

當然,有人也提出澳大利亞會否“浪子回頭”。實際上這根本不是問題所在,就算是中澳關係可以回暖,甚至“和好如初”,澳大利亞的煤炭行業恐怕也難以恢復往日的輝煌。

在就前不久,G7峰會討論了關於煤炭等礦石能源的議題,最終決定將停止對煤炭行業的融資支持,以此來減少碳排放量

不僅僅是G7,對中國來說,實現“碳中和”的這個目標早已定下,接下來就是一步步地推進。預計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也就是讓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最高點,以此爲界限,不再增長,逐漸下降。

這也直接意味着能源使用的模式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逐漸降低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賴和使用量,轉而投入對清潔能源的開發和使用,這就是中國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顯而易見,這對澳大利亞來說並非好消息,確切地說,澳大利亞的煤炭行業已經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因爲不僅僅中國一個國家在進行節能減排,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這麼做,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澳大利亞只能十分地被動,澳大利亞以煤炭爲首的傳統化石能源被新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所取代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