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鹿擴散到美第25州 密西西比防疫失敗

▲確診罹患CWD的野生鹿。(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密西西比州野生動物漁業公園部宣佈,先前在伊薩奎納縣(Issaquena County)發現的白尾鹿檢驗結果呈現陽性反應,確診爲「慢性消耗型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簡稱CWD),也就是俗稱的殭屍病。

密西西比州野生動物,漁業和公園部(The Mississippi Department of Wildlife, Fisheries and Parks,簡稱MDWFP)上個月25日在伊薩奎納縣發現一隻死亡的4歲野生白尾鹿;看起來異常瘦弱的白尾鹿屍體隨即被帶回檢測,29日在愛荷華州全國獸醫服務處(National Veterinary Services Laboratory)測出CWD陽性反應,確診爲該州第1起病例,也讓密西西州成爲第25個出現CWD病例的州。

▲CWD可以透過唾液尿液糞便傳播傳染力極高。(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MDWFP官員沃爾許(Russ Walsh)指出,CDW不是一種病毒,也不能歸類細菌感染,是一種朊病毒;這種朊病毒會導致蛋白質異變,目前尚未找到治療方式,也沒有有效阻止他傳播的方法,不確定會對鹿羣造成多大程度的破壞。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管制局(CDC)追蹤結果,在疫區內已經有25%的野生鹿羣受到感染,在高度感染區內感染率更高達79%。

▼健康鹿只若誤舔感染鹿只體液接觸過的地方,就很有可能受到感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據瞭解,目前尚未出現人類受到感染的案例加拿大衛生部衛生產品食品處(Health Products & Food Branch)最近的研究發現,獼猴食用感染CWD的鹿肉後,有受感染跡象,擔心病毒變種使人類感染。

「慢性消耗型疾病」首例出現在60年代,這種疾病會攻擊鹿的大腦脊髓和其他組織;鹿受到感染後,體重會急速下降、四肢運動失調、流口水,以及具攻擊性等,甚至傳出有感染鹿只在死前攻擊人類,因而獲得「殭屍病」暱稱。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美聯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