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餐廳法籍新主廚到任 料理只圍繞時令與產地
▲使用臺灣屏東乳豬的主菜,「吃了玉米的豬」。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攝影
蘭餐廳Orchid Restaurant開幕1年多來,持續舉辦與國際名廚交流的餐會,包括:名列世界50大餐廳名列第23名的「White Rabbit」、新加坡一星、亞洲50大餐廳名列第23名的「Corner House」等,今年(2018年)夏天迎來了新主廚,曾任臺北STAY餐廳副主廚的法國籍的基爾德貝杭(Gildas Périn),來到蘭餐廳之後,使用臺灣在地食材,純正法式料理手法,將帶給客人全新的菜餚與體驗。
對於基爾達來說,做料理不應受限於菜系、手法、國籍,最重要的是信賴食材原味的力量,因此他的料理只圍繞着兩大核心:時令(Time)& 產地(Place)。來到臺灣之後,基爾達積極地往產地探詢,像是基隆漁港、屏東可可園等,只要有空就會前往產地進行交流。▲開胃小點─小黃瓜希臘優格卷。▲開胃小點─紅甜菜晶球。▲開胃小點─甜豆覆盆子脆片。▲開胃小點─蘑菇石頭。基爾德的料理脈絡十分嚴謹,他堅信做菜並非任意揮灑,而該有跡可循、順理成章。在米其林主廚Yannick調教下,他認爲找到好品質的食材爲第一優先;接着,嘗試所有能夠料理它的方式,去探求所有可能性與最好的味道;最後,再以呈現食材原味爲前提下開始調味,一旦太早進行調味,就有可能破壞食材最珍貴的風味。▲奇異果生蠔。▲前菜─果凍海老。▲鴨肝餃子。
來到蘭餐廳的基爾德推出全新菜單,都是源於他的童年記憶與對臺灣食材、產地的觀察。生蠔與麪包」反映故鄉諾曼第人食蠔搭配着小片黑麥麪包的習慣,以溫生蠔搭配清爽小黃瓜球與奇異果丁,再以氮氣瓶打上黑麥麪包泡沫,肥碩的生蠔與帶有發酵酸香的泡沫,非常對味;「泥土裡的香菇」來自主廚懷念起童年時,常與父親在森林中撿拾菌菇的記憶,他以咖啡蒸氣薰蒸鮑魚菇片,搭上烤松子牛奶片與牛蒡鮮奶油,從氣味到滋味,都有置身森林的感受。▲小黃瓜鮮奶油。基爾達對於臺灣的海鮮很好奇,幾乎每個星期都到基隆漁港報到,「澎湖來的龍尖魚」以法式手法成功演譯臺灣食材,先以低溫油封魚肉,再加上以魚骨、蒜片、鮮奶油慢火收汁、濃縮後所打出的泡沫,添上檸檬百里香與法國辣椒粉。基爾達的醬汁也少不了運用Yannick最知名的低溫濃縮萃取法,「吃了玉米的豬」使用來自屏東、僅三個月大的乳豬豬肩肉,以68度舒肥豬肩肉,再用玉米加上水,以萃取法蒸12小時過濾出玉米純汁,再濃縮成糖漿,而搭配的豬肉汁更需經過6小時的熬煮,是一道十分耗時的功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