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結合盟友以實力與行動應對挑戰 智庫:中國人就吃這一套

美國智庫北約官員近日就楊潔箎有關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迴應稱,美國將在歐盟和北約繼續推進實力地位,與盟友共同行動,而實力與行動是中國聽得懂的唯一語言,「他們也只吃這一套」。(圖/Shutterstock)

中國最高外交官員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會談飆出「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的強硬話語,受到大陸民衆熱捧,世界各國亦因此話帶來中國強烈民族意識而爲之側目。美國智庫與北約官員近日紛紛就此迴應稱,美國在歐盟和北約繼續推進實力地位,與盟友共同行動,而實力與行動是中國聽得懂的唯一語言,也是與他們對話最好式,因爲「中國人只吃這一套」。

美國之音報導說,在結束與中國官員的會談後,美國國務卿林肯隨即前往歐洲和北約訪問,修復與歐盟和北約的關係,繼續推進美國實力地位,他將敦促北約盟國與美國合作,加強對北京的抵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24日訪問歐洲,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會晤,探討應對中國的共同措施。(圖/路透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週二說,如果北約團結一致,歐洲與北美盟友們完全有能力共同應對中國的崛起和挑戰

分析人士表示,與盟國和夥伴進行磋商,並形成統一戰線應對中國是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核心,是美國的實力所在,也是數量上的實力,而中國人只尊重實力,「他們只吃這一套」。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如果北約團結一致,歐洲與北美盟友們完全有能力共同應對中國的崛起和挑戰。(圖/美聯社

大西洋理事會戰略與安全中心主任帕維爾(Barry Pavel)說,「各國團結在一起,形成統一的決定時,中國要應對的難度就大多了。他們就不能隨便欺壓別的國家了。……只有遭到嚴重反彈和頂回時,中國纔有可能改弦易撤。在關鍵問題上,中國只尊重實力,看到虛弱就會趁虛而入。這就是我們今天所面臨境況原因。」

帕維爾說,中國承諾不會將南海島嶼軍事化,但並沒有信守諾言。當美國、加拿大、歐洲、臺灣澳大利亞印度等國一起把中國頂回去的時候,這應該會更有效。「一旦中國認識到美國確實是從實力的地位與中國打交道,美中關係將會回到能夠管控最艱難議題、可以探索合作的狀態。」

報導指出,在楊潔篪講話之後不久,美國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就立刻做出迴應說,「實力和行動是中國共產黨唯一能理解的事。」

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專案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則表示,拜登政府不會因爲楊潔篪認爲合不合適而改變對中國的政策。中國應該知道新疆、臺灣、香港等問題事關美國的價值觀,「楊潔篪希望把這些問題放在閉門會議上討論,但是,他在美國足夠長的時間,應該明白,面對我們的視爲價值觀的東西,我們一直會大聲地、重複地、持續地提起。我們還會繼續這樣的。」

何瑞恩認爲,阿拉斯加發生的一切將會成爲美中關係的「新常態」。不管喜不喜歡,兩國命運是「綁在一起」,因爲兩國關係既競爭激烈又相互依存。未來的美中關係就像阿拉斯加會談展示的那樣,在脣槍舌劍後,兩國還得坐下來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