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良》中美面臨睿智應對挑戰的挑戰
美中2+2會晤將討論長串棘手議題。圖爲2015年10月8日,時任大陸國務委員楊潔篪在北京會見時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中新社)
拜登入主白宮之初,筆者認爲中美將步入戰略共生。在拜登執政近兩個月的今天,儘管其對華戰略尚未確定,但大方向似未偏離中美戰略共生。在一片國內政治喧囂與國外政策鼓譟亂象之下,實際姿態已不是刀槍相向,而是弱冷對抗了。常識決定了中美兩大國不能迎頭相撞,導致兩敗俱傷並殃及池魚。美國終究不能指望征服中國,中國也不可能取代美國。兩國只能妥協,在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的基礎上,謀求和平並存、發展繁榮。
在拜登政府外交清單上,中國被列在第一,美國各界所思所想所論也總是離不開中國。原因是中國發展太快、中國很特殊、中美接觸面廣。然而,人們容易被這種喧囂所迷惑,中美衝突沒那麼嚴重、中美對抗被誇大了、中美關係是可塑的。美國真正的危險是俄羅斯,雙方隨時可能正面交手。眼下,西方對俄製裁未了,俄烏衝突已然再起,一旦俄烏開戰,美俄必將直接對抗。美俄深陷傳統地緣政治矛盾,亞歐戰略格局再度成爲焦點,中美矛盾將被擱在一邊。僅此一端即可見中美戰略關係有很大改善空間。美國拉歐盟、東盟共同對抗中國的策略也不順意,盟友需要的是和平發展與戰略平衡。美日印澳四國峰會開得也很曖昧灰暗。
是故,拜登政府目前是在一邊採取策略行動,一邊謀劃對華戰略。這是客觀環境與條件決定的,美國隨心所欲地制服強大競爭對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美方已無力大打出手,而須採用穩準狠的策略。例如中美貿易戰,拜登政府一站二看三邁步,不敢輕易出臺新對華貿易政策。唯一發狠的是在科技方面,不斷收緊政策,對華爲等企業、5G、人工智慧的做法如同科技冷戰一樣。
然而,鬧騰歸鬧騰,還得向前看,中美商定啓動高層接觸對話。布林肯很保守低調,稱之爲一次性對話,否認其戰略對話性質。這其實是說給國內聽的,美國社會仍瀰漫這懼怕和對抗中國的情緒,尚難接受戰略對話這樣的轉變。但事實上,中美2+2高官會不僅有戰略對話性質,也是安排一攬子戰略對話的工作會晤。對話是爲了好好地談問題,總要先亮明雙方立場,找到切入口,再一步步談下去。相信在拜登心目中,美國須有大格局、大博弈、大戰略,他需要這樣的歷史定位。世界需要戰略穩定,大國外交須動真格,不能像演戲那樣奏過門、走碎步、甩水袖。高官直接接觸有助於建立高層溝通管道、設立對話方塊架、準備最高層會晤。
中美2+2會談是開端,而不是終端,它將開啓艱難的博弈進程。中美矛盾就擺在那裡,交鋒不可避免,交鋒也是互動。坦直的會談不會否認分歧,而是彌合與超越分歧,尋求並達成共識。可以預料,在未來的對話中,美方將不改舊習,主動挑刺,實則是勉爲其難,以攻爲守;中方貌似只有招架,實則步步爲營,成竹在胸。美方不能不說,但能做的很有限。中國不能不做,要說的也很有限。在香港、臺灣、新疆、西藏問題上也一樣,美方是一定要說三道四的,中方也堵不住美方的嘴,但美方清楚邊界在哪裡。有些事情說歸說,做歸做,美方很難付諸行動。
以臺灣爲例,美方不斷插手,島內也有人配合,但中國大陸一動真格的,美臺雙方都神經緊繃。又如新疆問題,美方喊得很響,實則啥都做不了,只是借題發揮、亂放空炮,證明自己維護了價值觀。其實,干涉也好、作秀也罷,有一點是美方很清楚的,就是世界上的大事情,得與中方商量着辦,否則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