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湯圓」還是「元宵」?內行人曝最大差異點

▲冬至到來,家家戶戶幸福品嚐着暖呼呼的美味湯圓。(圖/記者彭懷玉攝)

實習記者蔡欣娣綜合報導

今(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冬至」,習俗上家家戶戶都會齊聚品嚐湯圓,享受舌尖上暖呼呼的療愈感,同時也傳達着圓滿與團圓的美好意象,不過冬至吃的「湯圓」與元宵節吃的「元宵」外型極爲相似,究竟兩者間有何不同呢?內行人就指出其中最大的差別爲「製作過程」。

►更多吃喝玩樂大小事,快追隨旅遊官方Instagram

傳統冬至常見的紅白湯圓。(圖/記者趙於婷攝)

內行人指出,傳統冬至所吃的「湯圓」多是紅、白二色,將糯米粉與水混合後直接搓圓製成,並沒有包餡,且通常會搭配糖水或是鹹湯食用。時至今日,則逐漸發展口味變化多端的包餡湯圓,製作過程中,會將糯米粉團包入餡料後再搓成球狀,相較於元宵,湯圓含水較多,水煮烹調後外皮口感較爲軟Q,口味多元豐富,鹹甜滋味各有人喜愛。

▲口味豐富多變的包餡湯圓。(圖/記者趙於婷攝)

「元宵」則是先將做好的餡料切成小塊,沾水後放在竹篩上,大力搖制使其沾滿糯米粉,滾動數次後,取出沾水再放入竹篩繼續搖制,按此步驟重複多次,直至餡料外層裹滿厚厚糯米粉後,即完成一顆顆真正的手工「元宵」,由於透過滾動成形,元宵的形狀與湯圓相比較爲不規則,煮出來的水也相對混濁,口感上則偏紮實有咬勁。

▲炸元宵。(圖/國賓飯店提供)

無論是「湯圓」或「元宵」都讓人們佳節中獲得滿滿的幸福能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者皆爲糯米制品,餡料的熱量也不低,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應避免過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