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江院長應學習尊重政府統計
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在立法院宣佈,由於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概估應該會超過3%,在連續兩季都逾3%的情況下,他已批示勞委會的公文,將基本工資由18,780元調高至19,047元。江院長體恤民情,值得肯定,但在經濟成長實況未明的情況下做此一決定,對政府統計又是一次傷害。
基本工資應否調升一事,去年曾引起各界關注,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主張時薪、月薪皆應調升,但行政院最後拍板暫不調月薪,王如玄因而罷官。依去年九月底行政院的決議,102年基本工資的月薪是否調升,取決於兩條件:一是連兩季經濟成長率逾3%,或連兩月失業率低於4%。由於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已超過3%,因此只要今年首季再超過3%,基本工資的月薪即可調升。
這裡所謂的經濟成長率逾3%,指的是統計數而非預測數,因此先前各界預期,政院最快要到5月GDP的初步統計出來之後才能拍板,沒想到江院長竟然在統計數據出來之前即批示公文。如此一來,雖然讓基層勞工立即享受到成長的果實,但卻置統計部門於兩難之間。一旦日後統計結果不到3%該怎麼辦?統計單位有勇氣發佈這個數字嗎?而發佈了之後,已經調升的基本工資該如何收場?
最好的情況是四月份的概估統計、五月份初步統計皆超過3%,如此一來,江院長今日的決定即不必善後。但統計部門卻必然會因此遭來各方的質疑,外界將會認爲該項統計是揣摩上意的結果,政府統計的公信力又將因此受挫。
江院長在立院答詢時表示,曾徵詢過主計總處首季的經濟情勢,所得到的答案是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概估」可達3%以上。我們不知道江院長是徵詢誰?但依主計總處發佈統計的時程表來看,首季經濟成長「概估統計」要到四月底纔會完成,「初步統計」則遲至五月下旬才完成,主計總處再厲害也不可能在三月份的海關出口、工業生產、批發零售等數據都還沒有出爐,即可「概估」出今年首季的經濟成長超過3%。一般人經常把預測數與統計數混爲一談,但行政院如此重大決策必須明辨其間的差別。
主計總處目前公佈的第一季經濟成長率3.26%系預測數,去年第四季3.72%則是統計數。預測數是事前的研判,而統計數是事後的編算;預測數經常會因爲意外事件而失準,統計數則是如實的反映實際狀況;預測數會經常大幅上修、下修,而統計數除非碰上編算準則改變,否則修正幅度不會太大;預測數人人可猜,但統計數則只有行政院主計總處纔有能力編制。江院長所說的概估,不能望文生義以爲是「大概估一估」,概估是依據一定的編算作業而得的統計,試想沒有三月的資料,如何概估首季的經濟成長?
我們向來反對行政首長拿失業率、通膨率等數據做爲烏紗帽的賭注,因爲這會讓政府統計的中立性受到干擾,產生沒有必要的困擾。例如2010年當時的閣揆吳敦義於年初宣示失業率在年底前沒有降至5%以下,將請辭以示負責;又如2012年春天經濟部宣佈取消油電補貼造成物價上漲,爲平息外界議論,前經濟部長施顏祥也表示全年物價漲幅若沒有控制在2%,他就下臺。這些宣示讓原本衡量失業、通膨的統計報告成了閣揆、經長去留的判決書,如此統計還超然獨立得起來嗎?即令首長們無意影響統計編算,但統計部門能毫無顧慮嗎?就算統計部門鐵面無私,但外界能不質疑嗎?
江院長此次雖不是拿統計數字賭烏紗帽,但和以前吳院長、施部長一樣,都爲統計部門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行政院去年九月底既已對基本工資的調升定了條件,今天理應依程序而行,如此搶在統計未發佈之前先調升基本工資,看似小事,實爲大事。如果事事皆可如此隨興解釋,政府所訂的章程還有何用?民衆的權益又有何保障?這不僅置政府統計於兩難,也讓人民對政府施政的一貫性更加懷疑。我們實在不明白半年都過去了,江院長何以不能再等待一個月,視統計結果再行宣佈?江院長雖對此略有解釋,但並不足以令人信服。
最後,我們也要期勉政府統計部門仍應秉持超然獨立的態度,來編制今年第一季的概估統計、初步統計,千萬不可因爲基本工資已調漲就順勢讓經濟成長率逾3%。若是如此,則這些年來政府所努力建立的統計公信力又將毀於一旦。統計部門必須明白,在臺灣經濟發展這一天平的兩端,政府統計的公信力永遠比一位閣揆的去留更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