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宮妓 隨時被當禮物贈與(九)

公妓,是犯了叛亂罪或殺人等重罪的官吏與一般良民的妻子或女兒,或者是因爲債務而被父親丈夫賣掉的女性成爲供給源。甚至,也有國外的王公貴族或國內的大臣富豪進獻的女性。另一方面,作爲樂伎服侍的私妓是民間的賤民奴隸,其供給源有因爲債務而被賣掉的人、自願賣身的女性、遭到人蛇集團等非法綁架或賣掉的良家子女、從窮人或乞丐那裡領養的小孩、以及有時候是透過合法的贈與而獲得的人等等。

安祿山假借名目

這些歌妓即使是身穿錦繡衣裳或毛皮,帶着閃閃發亮的寶石飾品,頂着青黛花鈿妝容,在外表上精心打扮,可是大部分終究是奴隸身分。換言之,對主人來講不過是一個可以任意贈與或買賣的財產或物品。即使是公妓裡面也有在宮中服侍的宮妓,她們的主人是唐朝皇帝,而私妓的主人多是王公貴族個人或富豪等,雖然有這樣的差異,可是兩者都沒有移動或外出的自由,還不時會成爲被贈與的禮物,這一點是完全相同的。

然而,教坊梨園的宮妓是隨侍在皇帝身邊,受到與宮女相同的待遇,其中也有很多人因爲容貌出衆且精通樂技而受到寵愛,不能與私妓等同並論。而且,宮妓的出身背景平均也比私妓高,裡面甚至混雜着出自貴族、達官顯貴、大將軍等級的家世背景的女性。即使是這樣的大人物,一旦犯了叛亂罪等的重罪,還是難逃整個家族被國家沒收、成爲奴隸的命運,這是古代與近代社會的差異。接下來要介紹的土耳其九姓鐵勒首領阿布思之妻的情況,即爲一例。

阿布思是在天寶元年即七四二年,從即將滅亡的突厥第二帝國帶領着王族主要的女性和王子們投奔唐朝的遊牧民集團的重要人物。突厥第二帝國是被九姓鐵勒之一的回鶻與其他土耳其系的拔悉蜜、葛邏祿三者聯手所滅;這三者在那之前是被包含在突厥帝國以內,卻對王族阿史那氏舉旗造反。可是,同屬於九姓鐵勒的其他部落,即使到了最後仍有集團依然效忠於突厥,這一點也不奇怪。

阿布思投降時,擁有突厥的西部葉護或者是希利發(部族長)的高級稱號。降唐之後,被賜漢名爲李獻忠,授予奉信王的爵位,最後甚至被任命爲朔方節度副使,也就是說他身爲蕃將相當受到禮遇。不只如此,天寶八年(七四九年),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率領隴右、河西以及朔方、河東的士兵,大約六萬人,西征長年的強敵吐蕃,攻取石堡城(今青海西寧市西南)時,阿布思的騎兵軍團也參與其中。但是,他像這樣子作爲支撐唐帝國的蕃將屢屢建功,可是不知爲何,阿布思就是與同樣身爲蕃將且爬升到最高位子的粟特系突厥人安祿山不和。

安祿山當時身爲北京方面的節度使擁有巨大勢力,假借名目,表示想要與阿布思軍團一起征討在東北邊界作亂的奚、契丹,向玄宗請求同意阿布思軍隊往北京方面移動。可是,阿布思懷疑如果真的到了安祿山那裡,自己肯定會遭到謀殺,所以他率領部衆叛唐逃往蒙古高原。時爲天寶十一年(七五二年),安史之亂爆發的三年前。

然而,當時的蒙古高原已經是回鶻汗國(東回鶻)的領土,先前與拔悉蜜、葛邏祿聯手顛覆突厥的回鶻,也依序滅了拔悉蜜和葛邏祿,掌握完全的支配權。當然,突厥也好,回鶻也好,遊牧國家是由多數遊牧民集團依附而成,所以聚散離合是很自由的,因此蒙古高原應該有阿布思率領的部族集團的容身之地。然而,回鶻恐怕是顧及阿布思部的過往經歷,所以拒絕收留,所以阿布思不得已往西投靠阿爾泰地區的葛邏祿。

首領妻降爲賤民

在這期間,唐朝方面依然窮追不捨,對葛邏祿展現強硬態度要求引渡阿布思,結果天寶十二年(七五三年)九月,阿布思與其妻淪爲階下囚,經由北庭都護程千里之手,從葛邏祿被護送到長安。天寶十三年(七五四年)在朱雀街執行了丈夫的公開處決,而妻子方面則成爲隸屬於唐朝宮廷的賤民。

成爲寡婦的阿布思之妻,之後僅有一次出現在史料裡,那是在平定安史之亂之後的肅宗宮廷內。記載一些瑣事的《因話錄》裡,她一開始是被分配到掖庭即後宮,因爲擅長歌舞音樂而隸屬於樂工,意思就是成爲教坊的妓女。於是,在某次宴會的席間,肅宗半開玩笑地讓她披上綠色衣裳,以現在來說就是要讓她像演員一樣模仿的時候,肅宗之女──政和公主向父親提出了以下的諫言:

宮中侍女無數,爲什麼要指名這個人呢?如果阿布思真的是叛亂分子,那麼其妻也同罪,就不應該接近父皇身邊;假如阿布思是無罪的,那麼高的身分,爲何其妻要像倡優般,不得不忍受和其他賤民一樣成爲笑柄呢?或許我愚蠢至極,但是我由衷認爲這是不對的。

於是,皇帝也憐憫起阿布思之妻,解放她賤民的身分。爲了慎重起見,我再補充一下,這是演員還被視爲卑賤者從事的職業時所發生的故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