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媒體素質落後,拖累網路產業競爭力

文/pH0

過去坐擁資訊大國名號臺灣,因爲資訊獲取腳步顢頇,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窘境,甚至殃及未來臺灣在這個世界的能見度

這個結論,來自於《Circle》客座寫手pH0,以及衆多長期關注臺灣新媒體發展作者多方的共識。當中國微博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草根作家,幫大家仔細分析案例,及研究如何應用在中國市場,臺灣許多打着「數位情報」以及「科技媒體」的數位媒體,只會全文直譯國外網站內容(重點是常常還翻錯),徒留幾個共筆網站及個人部落格還在爲着臺灣的網路環境繼續努力的撰寫着。更糟糕的是,就長期的觀察,這幾年似是而非的鍵盤行銷人越來越多,講的一口好行銷及好創業,但看在許多人眼裡根本就是空談,卻被廣泛的流傳在社交網路上

相較於鄰近國家的資訊產業相關內容百花齊放,臺灣數位媒體寫手素質明顯落後。網路集客力作者邱煜庭就舉例:不懂SEO的人出來討論Pinterest如何幫助SEO,卻不知道去查證內容正確性時效性,更別論對於SEO 101,dofollow跟nofollow連結的影響不清楚。讓許多SEO工作者搖頭,貽笑大方。

「我指的是媒體的內容,要如何調整、過濾成爲一個所謂的新媒體。新技術很容易克服,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內容。」

「這個問題很嚴重。媒體變成了只在乎這則新聞是不是能夠很快吸引到讀者,於是都片段解讀事件,被內容綁架。又或者受到意識型態宰制。 在每個人都可以上傳和提供新聞的時代,媒體的『編輯』角色更重要。」

把源自英國的The Big Issue雜誌帶進臺灣的李取中在Wired.tw的專訪中曾經這樣說過[1]。

由於翻譯文章容易,思索整體策略困難,許多數位媒體爲了搶流量搶目光,就讓一般看的懂英文科技文章的人成了一個個的編輯,結果產生出來的文章就只能看到當下的東西,卻無法做延伸的思考,甚至因爲不瞭解通盤的行銷或技術,無法讓翻譯的「信達雅」大原則充分的表現出來。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不是截然不同,差別是在於和讀者互動的模式,和節奏速度感。一個媒體的主事者如果知道應該怎麼做,就會影響到旗下的記者。媒體甚至企業都應該想到一件事:我們追求的是合理利潤,可是利潤不是無限上綱。不應該習慣用這種方式來衝刺,來跑出新聞。

其實李取中的這番話雖然不重,但也點出了許多新媒體及數位媒體的盲點

臺灣整體新媒體的發展會有這樣的亂象,不論是線上或線下,正是因爲Web 2.0發展後的產物。

從幾個知名的行銷部落客(如Mr.6)開始紅了之後,後來又有Mr.Jamie,你突然發現網路上突然竄出了許多"Mr. XX"開始講自己的行銷概念。部分的的確是某領域的專家,而且他們也就分享着自己擅長領域的東西(個人推薦Mr.PM)。也有一些人寫了幾篇文章後,該講的就講完也就沒有更新了。這些都還好,最怕的是那些因爲一些小事件而突然聲名大噪的部落客,可能只是一個工程師,不到五年的管理經驗就開始大談管理學。或是爲了要包裝自己,硬是把A說成B,也開始暢談如何纔會創業成功,但事實上在看在明眼人眼裡他們離創業成功還有一大段距離,最怕的是喜歡把國外文章或是大品牌案例奉爲圭梟,自己手上根本沒做過任何行銷案例的空談者

新媒體本身不思提升,閱聽者自己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這些人及媒體其實不瞭解自己扮演着的社會責任,卻讓許多剛踏入這領域的熱血青年卻聽信了這些人的見解,往着不對的方向在努力。而且數位媒體報導範圍太狹隘,我已經聽過太多創業團隊,對於自己的產品外界的競品早已無數是渾然不知。甚至新媒體把整個科技界輿論的方向,倒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這些病竈,讓臺灣網路圈陷入的危機,是國際觀。"與上海相反,臺北具有高度的民主涵養,是個知書達理,擁有精緻人文生活的城市,但總覺得人們的眼光不夠開闊,明明這10幾年來,大家跑遍全世界拓展視野,卻仍有一種島國氣質" [2]當我們還在期待這些新媒體帶給我們更廣闊視野的時候,卻發現這些人也不過就是拿着稿費上下班的寫手而已。

解法:沒有。

悲觀的是,所有的新媒體都很有自己的見解,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在這些媒體的編輯不想要變動現況,閱聽者不會學習獨立思考並提出異音及質疑,沒人會想去改善整體的環境,甚至投入改善。我們只能慢慢期待,這些新媒體的總編輯可以正視這個問題,要求這些記者思辯,並且建立合理退場機制,別讓劣幣良幣了。

資訊來源:

1.The Big Issue和WIRED對話:新媒體的姿態

2.臺灣女子的三城記,在上海享受自由日子:專訪《上海工作下海生活》陳佳芬

原文網址:請點此

●作者pH0,專說網路行銷界不敢說的事,說出你們心中的苦悶,說說網路行銷界的亂象。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