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是痔瘡發作...微創解決「複雜性肛門廔管」 3天即正常生活

嘉義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黃政義醫師 。(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32歲的李先生半年前開始因左臀近肛門處反覆腫痛產生分泌物,本以爲是痔瘡發作未予理會,直到症狀頻繁發生纔到嘉義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門診就醫,經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黃政義醫師診斷是罹患了複雜性的穿括約肌肛門廔管。由於肛門廔管一旦形成,只能經由手術治療才能痊癒,評估後李姓患者接受新式廔管鏡治療,精準的破壞廔管結構,排除肛門失禁的風險,且因手術傷口小,經過3天休養即恢復正常生活,症狀也未再復發。

黃政義指出,肛門廔管多好發於男性起因多是肛門齒狀線上的腺體發炎化膿形成肛周膿瘍合併疼痛,繼而自行破裂或需外科手術切開引流治療;在傷口復原過程中,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在肛門內開口與肛周的傷口逐漸形成管狀通道,繼而慢性發炎且反覆有膿狀分泌物或膿瘍產生,導致肛周搔癢腫痛,甚至因膿瘍需反覆接受切開引流手術,而形成複雜性廔管。

依照管道穿越的組織不同,肛門廔管分成在表淺位置的單純型廔管與穿過括約肌的複雜型廔管。單純型廔管因爲影響括約肌少,傳統廔管切除或切開手術即可數日內恢復工作及日常生活,也不大會影響括約肌功能;但是,複雜型廔管進行傳統根治手術傷口大、照顧不易且有排便失禁風險,再加上覆雜型廔管有些爲多開口型,手術後復發的機會較高。

▲黃政義使用肛門廔管鏡解決「複雜性肛門廔管」 。(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黃政義指出,複雜型廔管可以使用傳統掛線引流手術來避免肛門括約肌功能的受損,但是傷口疼痛及影響工作時間過久,病人的接受度不高。肛門廔管內視鏡微創手術爲新式手術,近年來已逐漸成爲歐美國家治療複雜性肛門廔管的主流,有傷口小、術後疼痛輕、復原快等優點,且不會造成排便失禁,能有效治療深受複雜型廔管所苦的病人。

▲複雜性肛門廔管常使病人肛門不舒服 。(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廔管內視鏡微創手術後需定期門診追蹤,維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肛門乾燥清潔衛生,便後搭配溫水衝淨,避免過度擦拭清潔肛門,適量蔬果、減少辛辣油炸食物,每天溫水坐浴數次(可促進肛門血液循環,放鬆肛門括約肌並緩解不適感)。

黃政義也提醒民衆反覆便秘及腹瀉都容易造成肛門周邊組織發炎,平日應減少攝取過多高油刺激性食物,不宜久坐久站,保持良好排便習慣;如果自覺有肛門膿瘍或廔管的相關症狀發生,建議儘速就醫檢查,才能降低手術的困難度,提高治癒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