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後的不捨有何用?兒少防護網漏洞誰來補?
▲高風險家庭兒虐問題嚴重,政府單位除了要基層寫檢討報告,能不能再多點實際援助與支持?(圖/視覺中國CFP提供)
文/蒔緣
高風險家庭衍生的兒少問題,包括兒虐重傷與致死、中輟、偷竊、販毒等,政府總在事前大聲疾呼,要基層防範;一旦不幸發生,又「很盡責」地開會,檢討再檢討,但中間的協助措施與關懷呢?面對災難重複發生,政府又着力在哪兒?
雖說商業活動已進入新零售時代,但不可否認,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消費與經營共構模式,仍爲目前市場主力。直營店是由廠家直接開設,加盟店則是廠家招募的利益共同體。有人比喻他們像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可以非常融洽、也可能是格格不入的冤家。如果公部門的業務以交由加盟店處理的方式進行,其績效與安全度都令人質疑。
手邊有了兒少個案後,才瞭解很多社會福利工作與案件,政府委外承接,說白點就是發包給民間協會或基金會來處理。既是民營機構,就不受制於公部門,政府也沒有時刻監督之權責,更無法管控其所聘用社工素質與專業;他們之間雖不一定競爭或相忌,但若遇到不願意互相支援時,政府委外接案的政策便造成兒少保護的漏洞與缺失!
曾經,某私人社福機構突然電話聯繫學校,要學校爲一位他們已開案的高年級學生安排場地,方便他們進行個案輔導。因爲沒有政府公文,也不是學校在案學生,費了一番功夫查明,才知道其實是父母一直申請各種社會福利,母親有憂鬱症傾向,被社會科列案輔導。但經查該生在導師、科任教師眼中是好學生,課業表現中等,品行端正,未見有外傷情事,同學眼中他更是開朗、熱心助人的好夥伴;母親與學校的接觸正常,學費沒缺繳,種種結果,讓人無法相信他是個已開案輔導對象。
但,社會科與社福機構開案,學校全然未獲通知!政府單位也未縱向函示學校,讓基層沒有掌握第一手資訊;貿然來的要求,母親卻以不願孩子被貼標籤爲由,不同意在學校進行,校方積極聯繫鄰近鄉鎮相同名稱的私人社輔機構借場地,卻遭對方拒絕,理由是雖然加盟同樣的協會,但並非同一老闆,礙難出借場地,校方與社工疲於奔命,最後是到家輔導。
寒假中,社工將孩子安置到寄養家庭二週,評估母親精神狀態恢復,讓她將孩子接回。不幸的是,母親竟以窗簾繩線將孩子勒死在樓梯間。警察、社會科、教育處,沒有任何單位通知學校,直到返校日,老師發現學生沒來,家中電話沒人接,即刻前往家訪,從鄰居口中才知道孩子已往生,母親也服監中,真相是母親病症一直沒有恢復,家中經濟狀況未完全解決,社工錯估母親病情才造成憾事。
基層有說不出的無奈,沒得到第一手資訊,卻有開不完的檢討會與交不完的報告。社會科、教育處的橫向聯繫令人搖頭,同一事件無法互相取得資料,一定要基層按照單位表格,在教書之餘,重複寫報告;正如同樣的社福機構,不互相支援場地,讓社工疲於奔命,夠誇張!
當家庭支持系統崩壞、當兒少保護網破了洞,孩子就像輕飄飄的風箏,找不到安全的投宿住處;當父母是傷害的源頭,孩子就像天上的烏雲,沒有方向的漂泊,終至下起慘烈的暴雨!不捨總在悲劇後!
好文推蔫
重複報名要學校退105元 家長:那是高水準營隊且已繳高額費用
賴聖芬/與其說「多餘的話」,不如惜口如金吧!
●作者:蒔緣,自由寫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