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分7類!專家曝常拉「2種極端型」危險了 研究:恐造成腦部退化

▲每次便便完,你是否會回頭看看它的模樣?(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每天起牀排便已是一種生活習慣,但上完廁所請先別急着衝,回頭看看「你的便便是哪一種?」正妹營養師高敏敏根據醫學上的「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法( Bristol stool form scale )」將糞便分爲7類型,其中更點名2種極端型,長期如此可能是腸道菌叢問題,置之不理恐影響全身健康,建議即早就醫檢查

換季時,你的腸胃總是特別敏感嗎?營養師高敏敏在粉專指出,溫差溼度氣候變化大、腸道菌叢改變、胃腸功能變弱都可能加重腹瀉及便秘症狀,因此觀察自己的糞便、瞭解身體狀況很重要。她也透過簡單3步驟從看形狀、聞味道及瞄顏色瞭解你最近屬於便秘、正常或腹瀉。

第一步看形狀!透過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法可將便秘分爲7類型。類型1「羊便便」及類型2「凹凸不平的條狀便便」代表你可能有便秘情形。使盡全力卻大出顆粒硬便,或者是香腸狀但表面凹凸不平,可能是缺乏水分膳食纖維,腸道蠕動功能較差,或是情緒持續處於緊張、興奮狀態

▲便便分7種類型,快看你屬於哪一種?(圖/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

若你是屬於類型3、4的「表面裂痕的條狀便便」及「光滑漂亮的條狀便便」,恭喜你形狀很漂亮!類似香蕉的滑順便便或是帶有大腸裂紋的條狀便,落水後會微微漂浮在水中,表示糞便水分足夠、不會太乾,若是纖維攝取充足,還會帶有些氣孔

如果排出類型5~7的「糊狀便便」則要小心有腹瀉狀況,要趕快找原因。鬆散的黏便或是液狀的水便,可能是腸道環境差、壞菌多,吃到不新鮮食物、吃得過油過多或情緒緊張,甚至是病毒型感染、細菌感染都可能造成腹瀉。

高敏敏受訪時表示,拉肚子又可細分細菌性感染及病毒型感染,尤其秋天感冒季節腸胃型病毒肆虐,如前陣子的諾羅病毒就會引發腹瀉。至於「反覆便秘」則代表腸道菌叢有問題,必須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一旦置之不理,恐影響全身健康。過去有研究發現,大腦腸子有腦腸軸線熱線,腸道菌叢失調恐造成腦部退化問題。

除了看顏色外,聞一聞味道也很重要!高敏敏說,正常健康的糞便不會有過重氣味,在公廁解便也不會太尷尬。若是排出惡臭便便,可能是蛋白質食物吃太多、吃太油;像是炸雞控肉等大魚大肉;氣味偏酸呈現臭酸味,則是澱粉碳水化合物)攝取太多,例如甜食麪包蛋糕等。

最後一步驟是瞄一瞄顏色。高敏敏指出,健康糞便應呈現黃褐色金黃色,不會沾黏在馬桶肛門口,也不需要用太多張衛生紙擦拭就能清潔乾淨。她也提醒大家要保有良好生活作息、健康飲食,才能排出順暢、漂亮又不臭,好擦好衝的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