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學校午餐禁辣椒咖哩到4月7日 再滾動修正

彰化縣衛生局上週也完成查覈21家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者,並持續督促業者加強自主衛生管理。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食安連連出包,日前因含有致癌蘇丹紅的中國大陸辣椒粉流入各縣市,彰化縣學校營養午餐暫緩使用辣椒粉、咖哩粉等調味料到4月7日;而近日北市寶林茶室的食品中毒案又引發恐慌,彰化縣衛生局上週也查覈21家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者,並持續督促業者加強自主衛生管理。

彰化縣府教育處3月6日宣佈學校午餐暫緩使用辣椒粉及咖哩粉等調味料,今再宣佈配合教育部來文將暫緩使用到4月7日,並會滾動式修正。

由於近日又有臺北市寶林茶室的食品中毒造成二死案件,雖被懷疑的粄條檢驗米酵菌酸爲陰性,但也讓民衆對食品的恐慌感揮之不去。

彰化縣衛生局、教育處、農業處等單位也辦理午餐聯合稽查,請學校加強校園午餐食材驗收,注意食材品質,避免誤用不良食材,確保午餐食材品質。

彰化縣衛生局並啓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覈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覈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作業場所環境及製程流程衛生,以及作業期間高風險產品的管控。

衛生局表示,粄條成份大多是進口澱粉,依農業部農糧署發佈訊息,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只有「椰毒亞型」的病原型,臺灣環境中原有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並不會分泌「米酵菌酸」。倘受污染加工品由國外進口後,於後續製造加工到烹煮供餐階段,因不良的衛生環境、加工生產流程及貯存條件(長時間處於室溫22到30°C),加上受污染產品處於水分充足、中性至微鹼性(pH 6.5-pH 8.0)的環境、低鹽量(2%以下)、富含油酸成分等有利於椰毒菌生長條件下,就會使該菌有機會在食品上產毒,導致中毒事件發生,衛生局已啓動輔導查覈專案,督促業者務必加強自主衛生管理。

衛生局也提供民衆預防米酵菌酸中毒7大原則,包括選購低風險食材,開封后產品要快食用或冷藏;注意食物調理衛生,食材洗淨後再使用;高風險產品要低溫貯運;調整食物組成,如加醋調理;保持環境衛生清潔,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避免自制發酵品;勿食用過期食品。

粄條成份大多是進口澱粉,彰化縣衛生局也啓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覈輔導專案。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粄條成份大多是進口澱粉,彰化縣衛生局也啓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覈輔導專案。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