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作家與手機

書迷參與捐錢打造司馬太郎紀念館。⊙蕭蔓/攝影

▲樸實安靜書房,彷彿司馬遼太郎仍然坐在裡面。⊙蕭蔓/攝影

▲帶着懷舊的心情,走在作家的書房、庭院花圃裡。⊙蕭蔓/攝影

手機裡,還是有作家的身影,今年一開頭,大型出版社聯手進攻電子書市場,宣稱進入日本的「電子書元年」。連書店買書都省了,直接用平板電腦下載。看來,寫作是孤獨,閱讀更講究孤獨了。

想必是經常有人問路,在大阪與奈良之間,「八戶ノ裡」郊區車站,一下車,我剛用漢字寫出「司馬遼太郎」,就立刻拿到一張步行紀念館的詳細地圖

車站旁一家平價超市,賣着不到一千日圓中國牛仔褲。拎着提籃採買打折便當的上班族日光燈神色黯淡、疲憊,和作家筆下活潑、豪氣武士將軍、英雄人物,顯然,銜接不起來。

但是各地趕來的旅客,還是徘徊在作家的書房、庭院、花圃,帶着懷舊的心情,想像歷史小說裡江戶幕末、明治維新,那段讓日本迎來現代化的「一瞬間」。

喜歡書的人,很容易喜歡上那一間樸實安靜的書房。像是趁着主人起身離開,站在院子裡,隔着窗戶,深怕打擾的,悄悄往裡面打量;看到寬大的書桌、整面牆書櫃、敞亮的吊燈

近黃昏,照亮碩大書桌椅,夏天罩着BURBERRY風格格子布,冬天是保暖的蒙古毛皮,不經意,彷彿司馬遼太郎仍然坐在裡面。筆下的遊記,也有過臺灣紀行:「江戶時代的日本,稱這個島爲高砂國,據說是無主之地……」

書房旁,若是沒有安藤忠雄設計的紀念館,或許參觀人數會少了許多。爲了視覺效果,把書都懸高了,象徵性意味遠大於閱讀性,我想,再沒有人會在這棟建築裡,閱讀、執筆了。

「這確實是個非常小的國家,它正在迎來自己的改革期。可能沒有比明治元年的日本更小的國家了吧。」司馬遼太郎改編成NHK大河劇「阪の上の雲」,一開頭就這麼寫着。

比起臺灣,日本不算小。司馬認爲的「非常小」,是相對於明治初年,日本在軍事武力挑戰的中國、俄國

但是這個小,在人口密度上卻非常真切,必須由許多人一起守護,在人羣裡,擁有一點點個人的空間。

電梯電車、手扶梯、任何隊伍,不可思議的,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有一隻手機。每個人都專心盯着手機看,用手機與外界隔絕,讓人感覺手機里正在進行一個,比現在,更重要的世界。

在日本,視線相交令人尷尬。住進京都的頂級日式旅館,從check in到check out,除了服務生,花了許多功夫心思,確保你不會遇見任何其他住客

百貨地下街,麥當勞漢堡也有面壁獨坐的「獨享廊」,整排人坐在高腳椅上,像站在水中蒼鷺

以往電車上人手一本書,現在看不到了。日本出版業非常不景氣,銷量跌到二十年來的最低點

但是手機裡,還是有作家的身影,今年一開頭,大型出版社聯手進攻電子書市場,宣稱進入日本的「電子書元年」。連書店買書都省了,直接用平板電腦下載。

看來,寫作是孤獨,閱讀更講究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