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泰向左而華勤向右:手機ODM代工廠的去路分歧

(原標題:聞泰向左而華勤向右:手機ODM代工廠的去路分歧

毛利率偏低、大客戶持續波動等都是這個行業挑戰

在手機ODM代工龍頭聞泰科技近日加大對半導體領域部署的同時,另一大ODM代工廠華勤技術也正式開啓了上市之路。

與手機產業馬太效應表現一致,整機ODM代工廠如今也面臨着更加嚴苛的高集中度發展階段核心整機代工廠按照行業出貨量份額排名,分別有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和龍旗科技三家,排在後列廠商往往面目模糊且表現不穩定;而在手機終端行業,目前依然還有國產四大+海外兩大龍頭的穩固格局。

不過與手機市場在近三年來已經走向發展瓶頸的趨勢相反,整機代工廠由於能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而成爲品牌廠商在需要廣泛推出中低端產品時的必要選擇。

串聯起ODM龍頭對於整個智能終端產業鏈的帶動作用,以及市場需要推動的近年來高速成長,這也將由此成就國內更成熟的智能製造產業生態

只是華勤和聞泰兩位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公司掌門人,在面向5G時代的新競爭態勢下,對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指向了截然不同的路徑——聞泰自三年前對安世半導體大舉收購之後,在近日繼續對手機和半導體產業鏈加碼併購;華勤的此番上市募資仍然聚焦在消費電子生產和新技術研發方面,似乎未見對更上游領域的野心。

整機代工雖看起來是辛苦、毛利率偏低的產業,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產業環節,且集中度越高話語權越大;跨界進入半導體市場前景可觀,但對聞泰短期帶來的壓力也顯而易見。

當然,選擇沒有對錯,關鍵還在於經營把控能力

馬太效應白熱化

ODM代工廠與手機終端品牌廠的發展頗有些一脈相承的意味,本質上是因爲彼此之間有着極強的鏈接效應。

在手機代工領域,目前主要分爲ODM、IDH、EMS三大類型。而ODM類廠商與手機廠商之間的關聯度更高,伴隨着越來越多中小型品牌在近些年間的消亡,ODM廠商數量也走向屈指可數的階段。

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統計,2016年ODM/IDH行業排名前三的公司出貨僅佔全行業39%,2020年快速上升至約78%。

有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些中小型ODM廠商在近些年的競爭中已經淡出智能手機市場。如與德通訊從早年間通過爲魅族旗下魅藍、TCL、中興等廠商代工逐漸崛起,在發展過程中投入了較大資金用於人員和研發拓展。

可惜的是與德最終沒能進入四大國產頭部公司的合作名單中,前述其合作的終端品牌有一些隨後走弱於市場。與德目前的發展重點已經側重在IoT設備方面。

這也是ODM廠商馬太效應的縮影。發展到頭部的公司,會對於材料採購、研發和生產能力都有更強的把控度。在與頭部終端手機廠的合作過程中,進一步站穩行業地位。

如今,還有零部件領域的代工龍頭在進入整機代工市場,不過侷限於相對精簡的智能穿戴等設備市場,典型如立訊精密。

不過從品類來看,手機市場的ODM集中度仍然有提升空間。該機構統計顯示,2020年ODM/IDH模式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滲透率約爲36%,遠小於ODM模式在筆記本電腦領域74%的滲透率。其原因在於,相比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技術發展更快、內部空間更小、零部件更多、外形要求更高,其設計製造難度也相對較大。

已將ODM業務覆蓋從手機到筆記本電腦、平板、AIoT、服務器等領域的華勤技術在這種趨勢之下實現了業績快速增長。

華勤近日公佈的招股書顯示,在2018-2020年間,公司實現營收約309億元、353億元、599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8億元、5.05億元、21.9億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華勤技術在這三年間,來自智能手機的比重在逐年下滑,從佔收入貢獻的超過7成,縮減到5成出頭。被轉移出的絕大多數份額被筆記本電腦所取代,從不到一成佔比,到2020年已經佔收入比重的22.74%。其他業務中,平板電腦的收入貢獻呈逐漸縮減態勢,智能穿戴比重則逐漸提升。

華勤的淨利潤在過去一年之間飛速增長,同時來自筆記本電腦的收入也在快速提高,這之間可能也與新冠肺炎疫情推動消費需求轉移有所關聯。

IDC中國全球硬件組裝研究經理高鴻翔向記者指出,對於ODM公司來說,未來的成長性核心要看終端品牌廠商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尤其是終端廠商對於低價位段產品的手機發展比重來決定。

“終端廠商的競爭越激烈,就越需要成本偏低的手機制造能力。這是終端廠自身不擅長的,因此外包給ODM廠商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他進一步分析道。

從這個角度看,手機廠商的策略調整從ODM廠商中也可窺一二。據華勤技術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新增大客戶OPPO和LG,華碩和中國移動由於調整智能手機業務而減少ODM需求,這一年也是智能手機需求持續不振、廠商廝殺陷入紅海的時點。

在2020年華勤新增三星的手機業務和宏碁的筆記本電腦業務,由於LG退出手機市場也減少了對ODM的需求。據記者瞭解,三星也是在這一年大力推出低價機系列,很快獲得了來自全球核心市場的歡迎,進而助其解決在疫情期間全球消費力不夠的問題。

ODM廠商的去路

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的ODM行業也並非完全一帆風順,毛利率偏低、大客戶持續波動等都是長期發展以來伴隨的挑戰。

華勤技術招股書顯示,在2018-2020年間,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爲6.51%、7.87%和9.90%,雖然呈現上行趨勢,但並不算很高。公司也坦陳,倘若未來市場競爭加劇、成本上升或者產品出貨量萎縮,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公司毛利率;若在新興領域的佈局失敗,也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聞泰科技2020年財報則顯示,公司手機及配件類業務期內毛利率爲12.11%,半導體產品毛利率則爲29.91%。

一方面,5G時代萬物互聯的生態對於更豐富的產品矩陣有了龐大需求預期,但目前使用熱度和產品生態都還有不足;另一方面,向上遊走,抑或走向平臺化,是所有硬件產業鏈廠商都在探索的命題,這也需要時間和資金來消化。兩大頭部ODM公司選擇了不同的解題思路。

走在半導體上風口的聞泰無疑遇到了好時機。在近期公司對監管層的回覆中,聞泰科技指出,旗下安世集團此前受半導體下行週期影響,在2019-2020年間收入下滑,但隨着全球疫情防控情勢好轉,目前業績開始反彈。

近日,聞泰再度確認計劃收購英國的晶圓廠資產而備受關注,若成功,這將進一步完善聞泰旗下安世半導體的IDM能力。當然,聞泰在三年間對半導體的大手筆投資也需要時間來逐步消化協同融合的問題。

華勤如今呈現的想象力可能不算大,但勝在足夠專注。

高鴻翔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今年晶圓代工產能緊缺背景下,終端廠商的路線是衝刺中高端,而非低價位段市場。這類產品又是終端廠商自己的優勢能力所在,他們也更傾向於把領先技術In-House(品牌廠商自行研發設計或生產製造產品)生產,因此當前並不能理解爲是ODM廠商在5G手機產品的發展機遇期

反而是海外市場,目前絕大部分的需求還停留在4G手機,加上疫情影響到消費能力,諸多國家對於4G低端手機、亦或功能機到智能機換機的需求更高,這纔是ODM廠商今年的機會所在。

橫向來看,這正是傳統ODM廠商最具優勢和最爲成熟的產品線所在,因此將有望最終轉化成ODM公司的訂單。

同時,公司開始在服務器、汽車電子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打開市場,雖然目前佔公司收入比重還微乎其微,但這也是電子產業鏈普遍的發展節奏。

從電子產業鏈的發展脈絡來看,走向ODM經營模式可能會是一條必由之路。只是在此過程中,如何更好擁抱高利潤空間的細分產業、並擴大平臺型公司的生態圈層,將是當前正在進行中的挑戰。